安庆有哪些名人事迹?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1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一、安庆有哪些名人事迹?
1、丁永泉(1892~1968)艺名丁玉兰,因排行第六,人称丁老六,总铺乡丁家嘴人,著名黄梅戏演员,有"南程北丁"(江南程积善、江北丁老六)之赞。民国15年(1926年)组班进入安庆市区演出,成为黄梅戏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先行者。民国24年(1935年)又带班首闯上海,扩大了黄梅戏的影响。在演出中大胆探索革新,虚心吸取姊妹剧种的表演艺术,移植了一批剧目,为提高黄梅戏表演艺术和丰富上演剧目,做出卓越的贡献。丁永泉以嗓音圆亮、行腔流畅、吐字清晰、表演细腻著称,誉满大江南北。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也曾得其教益。1958年周恩来总理在合肥江淮大剧院接见黄梅戏演员,在省艺校任教的丁永泉参与接见并合影。
2、王星拱(1888~1949)字抚五,高河埠王家大屋人,我国著名教育家、科学家、爱国民主人士。1916年王星拱获英伦敦大学化学硕士学位回国,应蔡元培之聘,担任北大化学系教授兼二院主任,历任南京教育处处长、中央大学化学系教授兼教务长、安徽大学校长、武汉大学校长、中山大学校长,著有《科学概论》、《科学方法论》等作品。王星拱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欧洲支部,积极参加反清活动,曾与陈独秀等共同组织大学生俱乐部,并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王星拱断然拒绝当局让其去台湾的要求,后因积劳成疾于1949年10月病逝于上海,刚上任的陈毅市长以"一代完人"的挽联,以示哀悼。
3、王来聘(不详~1633)怀宁人。明崇祯四年(1631年)武科会试,王来聘获第一,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武状元,授副总兵。崇祯五年(1632年),孔有德(明登州参将,后降清)据登州反明,官军久攻不下。次年二月,用火药攻城,城塌,官军杀入又被叛军击退。王来聘手持大刀身先士卒,再次登城拼杀,不幸受伤阵亡。清乾隆年间修《胜朝殉节录》赐谥"忠愍"。
4、王鸿寿(1850~1925)艺名三麻子,石牌人,清末民初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工老生、红生。他演老生戏,别具一格,尤以擅演关羽戏著称。塑造的关羽形象,于庄严肃穆、沉着稳重中显出蕴含于内的神威,林树森、李吉来、唐韵笙、李洪春等所演关羽戏,莫不宗之为法。周信芳早年曾得其教益。编演的代表剧目《徐策跑城》、《扫松下书》、《三搜苏府》等老生戏,《坝桥挑袍》、《过五关》、《古城会》、《水淹七军》、《走麦城》等单折戏,南北流传,盛行各地。
5、邓石如(1743~1805)原名琰,字石如,自号顽伯、完白山人等,白麟畈(五横乡白麟村)邓家大屋人。他的篆书参以隶意、熔篆隶于一炉;他的隶书,集各家精髓;他的楷书,真气弥漫,楷则俱备;他的篆刻艺术更以独树一帜的风格,巍然崛起于印坛。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产生了大量的艺术珍品,且形成书法理论上的独见:"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终成雄琚中国书坛数百年而不衰的一代宗师,誉为"千年一人"。
6、邓以蛰(1892~1973)字叔存,白麟畈(今五横乡白麟村)邓家大屋人,是著名书法家邓石如的五世孙,教育家邓艺孙的第三子,现代美学家、美术史家、教育家。1917年赴美,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哲学,特重学习美学,是我国留学生到欧美系统学习的先行者之一。1923年回国,补聘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27年到厦门大学任教,1928年转至清华大学。1933~1934年出游西欧意、比、西、英、德、法等国,访问很多艺术博物馆,归国后写成《西班牙游记》一书。自欧洲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任教,同时潜心从事中国书画及其美学理论的研究,并取得重大成果,写成《画理探微》、《六法通铨》、《病余录》(未写完)、《书法欣赏》。解放后,先后在清华大学哲学系、北大哲学系任教。1962年他把家中珍藏的邓石如大量书法篆刻作品捐献给北京故宫博物院,受到国家文化部的嘉奖。
7、邓稼先(1924~1986)白麟畈(五横乡白麟村)邓家大屋人,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的奠基者、开拓者之一,也是我国研制、发展核武器的主要组织领导者之一,被称为"两弹元勋"。1941年考取西南联大物理系,毕业后被聘为北大物理系助教。1948年,考入美国印弟安那州普渡大学物理系研究生。1950年8月29日,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9天后,毅然回国,从事原子核理论的研究。1958年起担任中国原子弹理论设计的总负责人,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之后又担任氢弹理论设计的负责人,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成为世界上第4个拥有氢弹的国家。1986年7月29日,他因积劳成疾,与世长辞。同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8、刘兰芝(生卒年不详)出生于汉朝,小市镇小吏港人。自幼聪明能干,长大后嫁与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夫妻恩爱,情投意合。然而刘兰芝活泼开朗的性格却为焦母所不容。在焦母的淫威逼迫下,焦仲卿不得已休弃了刘兰芝。刘兰芝含辱回到娘家,势利的兄长不顾她的反对,硬将她再嫁太守之子为妻。刘兰芝抗婚不成,为捍卫自己的爱情和婚姻自主权,在迎娶之日投河自尽,焦仲卿闻之亦自缢殉情。刘兰芝、焦仲卿忠贞、悲壮的爱情故事传扬开来,打动了世人,根据他们的故事创作的汉乐府著名长诗《孔雀东南飞》一代一代流传,成为千古爱情绝唱。
9、刘若宰(1595~1640)字胤平,号退斋,平山大塅人,明崇祯元年(1628)文科状元、书画家。刘若宰出生于书香门第,文思敏捷,出口成章。擅长书画,楷、行、草书均精绝。他常向朝廷举荐智勇忠贞的人才,明末名将史可法由安池道监军升为安徽巡抚,就是因为他的举荐。崇祯十三年四月十三日,他因积劳成疾辞世。死后追赠"詹事",赐祭葬,荫子,后因子馀王慧仕,加赠太仆太卿。旧时县学宫(今安庆市)前建有状元坊,刘若宰在安庆的府邸称"状元府",今安庆状元府宾馆得名于此。
10、陈独秀(1879~1942)原名乾生,字仲甫,号独秀山民,原籍怀宁县广济圩陈家破屋(今属安庆市郊区)人,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五四"运动总司令。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首创者。创办的《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政论刊物,对五四运动起了号召和指导作用。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陈独秀,称之为"思想界的明星"。1920年8月,在上海成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把《新青年》改为小组机关刊物,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介绍党的知识。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当选为中央局书记。后担任中共"二大"到"五大"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1、陈延年(1898~1927)怀宁县在城乡(今属安庆市)人,陈独秀长子。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政治活动家。1925年春,出任中共广东区委书记。是年6月,为声援上海"五卅"反帝爱国运动,他与邓中夏一起发动和领导了震惊中外的有25万工人参加的"省港大罢工"。1927年先后任中共江浙区委书记、江苏省委书记,当选为中共五届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候补委员。是年6月26日,江苏省委机关被军警包围,陈延年为掩护其他同志脱险而被捕,狱中受尽酷刑,坚贞不屈。7月4日在上海龙华壮烈牺牲,时年29岁。
12、陈乔年(1902~1928)怀宁在城乡(今属安庆市)人,陈独秀次子。中国共产党第五届中央委员。先后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湖北省委组织部部长、省委书记、江苏省委组织部长。上海爆发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李大钊、陈乔年等领导北京各界民众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反帝示威游行,有力支援了上海工人阶级的斗争运动。1926年3月,陈乔年、李大钊等发动北京各界10万多群众举行请愿斗争,抗议日本等八国驻华公使向中国政府发出的所谓"最后通牒",军阀政府残酷镇压,酿成"三·一八"惨案,乔年在斗争中受伤,仍不顾个人安危,坚持指挥群众撤退。1928年2月26日,由于叛徒告密,陈乔年不幸被捕。在狱中,宁死不屈,同年6月6日,在上海枫林桥畔英勇就义,年仅26岁。
13、陈撄宁(1880~1969)祖籍怀宁洪家铺新陈埂。他是我国现代著名道教学者和道教著作集大成者,是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陈撄宁自幼聪颖过人,才华出众。29岁时,历游九华、武当、崂山等名山胜迹,求师访友,穷研仙道之学。著有《四库全书不识道家学术之全体》文稿。民国6年,编写《道藏分类目录提要索引》。三十年代,任教上海仙学院,主编《半场月刊》、《仙学月刊》。先后著有《黄庭经讲义》、《孙不二女丹诗注》、《静动必成》等。1953年被聘为浙江省文史馆馆员。1957年中国道教协会成立,历任秘书长、副会长、会长等职。1961年中国道教协会设立研究室,主持编写《中国道教史提要》。此后,著有《道教起源》、《静动总说》等。
14、杨月楼(1844~1890)名久昌,谱名久先,以字行,石牌杨家墩人,清末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名列"同光十三绝"。因演《芭蕉扇》、《五花洞》、《蟠桃会》等猴戏,灵活如猴,有出入风云之概,又得外号"杨猴子"。被著名京剧老生张二奎收为弟子,与俞菊笙称为"双璧"。后掌著名班社三庆班。杨月楼嗓音宏亮,文武兼备,能戏偏多。演孙悟空出台时翻筋斗108个,在一定尺寸内不离故步,有"一般京剧非偏爱,只因贪看杨月楼"之誉。
15、杨小楼(1878~1938)杨月楼之子,谭鑫培义子,艺名小楼。石牌杨家墩人,清末民初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与梅兰芳、余叔岩并称"京剧三大代表人物",享有"武生宗师"的盛誉。擅演剧目甚多,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记载有30多种。他扮相英伟,嗓音清亮,兼具"炸音";行腔朴实无华,富有韵味;擅从人物剧情出发,体现意境,重在神似。他又是一位爱国艺人,1937年日本侵占北平后,不顾安危,拒绝为冀东伪政权作"祝贺演出"。
16、杨石先(1897~1985)原名绍曾,怀宁县人,我国现代化学家、教育家。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化学部主任,国家科委化学组长,中国化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1949年9月,他作为教育界代表出席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参加了开国大典。不久被任命为南开大学校长。1954年9月,受到周恩来总理的单独接见。1956年,开始研究当时在国内尚属空白的有机磷化学。毛泽东同志曾到南开视察他创办的两个农药车间。1963年后,研制出磷32、47和除草剂一号等4种新农药,获国家科研奖。之后,还研制出防治白叶枯病的新农药--枯叶净等10多种新农药,为促进农业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
17、杨兆成(1902~1926)原名杨自涛,化名杨昭,东广村(今月山镇新光村人),著名革命烈士,是安徽省第一个为革命捐躯的共产党员。1925年,杨兆成先后被推选为共青团安庆特支干事会书记、共青团安庆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并迅速建立了团地委的各个工作机构。1926年1月,年过20刚入党的杨兆成任中央安庆特支书记兼安庆团地委书记,参与组织了纪念"二七"惨案死难烈士会议、反"三·一八"惨案的安庆市民游行大会、纪念"五卅"运动大会。1926年秋,杨兆成被捕,英勇就义,年仅24岁。1927年9月中共安徽省临委在《安徽省临委悼杨兆成同志》中,赞誉他是"青年工作的指导者"。
18、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高河镇查湾人,诗人。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一时被誉为"天才"少年,毕业后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1989年3月26日卒于河北省山海关。从1982年至1989年不到7年的时间里,海子以超乎寻常的热情和才华,创作出诗歌、文学评论、小说、随笔等近200万字的作品。已结集出版的有长诗《大地》、《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海子诗全编》。1986年他的作品获北京大学第一届艺术节"五四"文学大奖赛特别奖,1988年获第三届《十月》文学奖荣誉奖。2001年,荣获第三届人民文学诗歌奖。2000年,他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编入到高中语文课本。
19、郝兰田(1832~1872)怀宁人,清末京剧老旦著名演员,京剧改革家王瑶卿之外祖父。原为徽戏演员,工老生。以唱《祭风台》(即京剧《借东风》)名遍皖中。大约在道光、咸丰之间来北京,因与程长庚同乡,搭入三庆班演唱。入班后,初演《天水关》孔明一角,声容并茂,气度高华,颇受观众赞赏。后因三庆班缺少老旦一工,郝自请改唱老旦。郝兰田能综合各家老旦之特长,并以老生唱法合旦腔韵味,而创制出老旦新腔。从此,京剧老旦一行的地位,一跃而上,始为剧界内外所重视。
20、程演生(1888~1955)谱名存材,字源铨,又字总持,别号天柱外吏、寂寞程生。平山程家大屋人,现代教育家、考古学家。程演生留学法国,获法国考古研究院博士学位,并任该院研究员。归国后,历任杭州华严大学文学主任、北京大学、暨南大学教授、安徽省第一师范学校校长。1932年4月接任安徽大学校长。民国34年抗战胜利,出任安徽学院院长,36年辞职至上海,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市文史馆馆员。程演生著述宏富,著有《模范文选》、《离骚讲义》、《太平天国史考》、《圆明园图考》等二十余部。
二、玉林玉州区都有哪些镇?
1.玉城街道
玉城街道地处玉林市城区中心,是玉林市和玉州区党政领导机关驻地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桂东南和雷州半岛重要商品集散地。街道下辖12个社区居委会,168个居民小组,辖区面积29平方公里,总人口19.1万人。
??玉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托地处城市中心的区位优势,结合自身特点,确立了"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努力把玉城街道建设成为现代化工贸强街"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以工业、商贸业、房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城市经济,使街道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全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南流江由东向西婉蜒曲折贯穿全境,灌溉方便,土地肥沃,农业开发潜力大,建立了粮食、蔬菜、水果、花卉种植和淡水鱼养殖、禽畜养殖等生产基地,是玉林市“菜篮子”工程重点生产基地之一,有名的渔米之乡;矿产资源主要有石灰石、火山灰土等,分别是生产水泥、红砖的优质原料,其中,火山灰土蕴藏量居桂东南各乡镇之首。旅游资源有水月岩龙珠湖风景区,古渡云龙桥,玉州乐园等;目前,全镇共有厂场、企业1363家,个体工商户1333户,形成了水泥、红砖、铸造、食品、针织、服装、制革、白铁加工、编织、运输等特色产业;2004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89亿元,与去年同期比增长17.8%。其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13472万元,第二产业生产总值41976万元,第三产业生产总值62843万元;财税收入2696.9万元,同比增长20%。各村水、电、路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广播、电视、电信覆盖全镇13个行政村,通信传递快捷。此外,文教、卫生、科技、民政、民兵、计生、妇幼、老龄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2.南江街道地处玉林市城区南郊,属城乡结合部乡镇,现辖13个行政村,348个村民小组,3个居民委员会,人口7.5万多人,总面积79平方公里。
2.南江街道
南江街道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快捷便利,资源丰富,商贸繁荣,经济较发达。黎湛铁路、玉林至北海、广东、茂名等主要交通要道穿境而过,是西南东向出海的通道;玉林火车站、玉柴机器、玉林制药等130多个中直、区直、市直大中型企业座落于境内,有力地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南流江由东向西婉蜒曲折贯穿全境,灌溉方便,土地肥沃,农业开发潜力大,建立了粮食、蔬菜、水果、花卉种植和淡水鱼养殖、禽畜养殖等生产基地,是玉林市“菜篮子”工程重点生产基地之一,有名的渔米之乡;矿产资源主要有石灰石、火山灰土等,分别是生产水泥、红砖的优质原料,其中,火山灰土蕴藏量居桂东南各乡镇之首。旅游资源有水月岩龙珠湖风景区,古渡云龙桥,玉州乐园等;目前,全镇共有厂场、企业1363家,个体工商户1333户,形成了水泥、红砖、铸造、食品、针织、服装、制革、白铁加工、编织、运输等特色产业;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89亿元,与去年同期比增长17.8%。其中生产总值13472万元,生产总值41976万元,第三产业生产总值62843万元;财税收入2696.9万元,同比增长20%。各村水、电、路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广播、电视、电信覆盖全镇13个行政村,通信传递快捷。此外,文教、卫生、科技、民政、民兵、计生、妇幼、老龄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3.城西街道
城西街道位于玉林市西郊,全镇总面积27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人,辖9个村委会、2个城市开发区和1个塘步岭工业区。2004年全街道工农业总产值5.05亿元,财政总收1576万元。是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荣获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自治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好”乡镇党委荣誉称号。
城西镇地处玉林市城郊结合部,周围有南流江、清湾江和白洲江三江环绕,环境优美,是北海、南宁出入玉林城区的西大门,至南宁、湛江、北海3小时可到达,至桂林、广州5小时可到达。黎湛铁路、、玉石路、二环路、玉公路、玉福路等高等级公路纵贯全镇,形成了村村有高等公路通过的交通网络。
城西镇是玉林市规划中的商贸和工业集中区,是玉林城区人流、物流的聚集地。其中,已建成机电五金批发市场,正在建设建材和装饰材料专业市场,正在筹建中药城和汽车、摩托车市场。目前,林村工业集中区、塘步岭工业区和望州岭工业集中区,构成了环高等级公路工业带。
城西镇劳动力资源丰富,各行各业都有大批的技术熟练工人,一般员工月工资400-500元左右。电力充足,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均价0.45元/度左右。
4.城北街道
城北街道位于玉州区北部。辖14个行政村192村民小组,辖区面积64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4.8840万,耕地面积2026.65公顷,粮食种植面积1000多公顷。地方特色产品有香蕉、甜桃、台湾甜桃为主的农产品种植,并向规模种植发展,形成了以谷山、潘岭为主的香蕉、甜桃等水果生产基地,钟周、西岸、高山为主的蔬菜种植基地。主要旅游景区高山村明清民居古建筑,高山村2004年被评为全市文物保护单位,村周围有七个小山峰拱托着高山村山地,俗称“七星伴月”。明代地理学家、旅游家徐霞客于1637年来到高山游宿。 高山村古建筑是以两广地区宗祠文化为主要载体的民居群。保存着明清古宗祠13座,古民居60座150幢,古火砖巷道9条,以及古坟、古井、古戏台、古剧场、古石碑、古围墙等一批古建筑。全年接待游客1.5万多人。著名的佛子山度假旅游中心就坐落在我镇,平均每年接待游客有2万多人。
全镇2004年财政收入603.8万元,乡镇企业总产量1.567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315元,今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其中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7000万元。
5.名山街道
名山街道地处玉林市城区东郊,国道324线横贯全镇。辖12个行政村,235个村民小组,辖区面积52平方公里。至2004年人口 5229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26 ‰,耕地面积1.2万亩 ,粮食种植面积 3.4995万亩 。农机总动力2.466万千瓦。有林面积911.3 公顷。
名山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建设“玉贵走廊”新思路,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全镇经济发展。全镇形成石棠、和睦村花卉,太阳、二泉村黑皮冬瓜等生产基地。其中,花卉基地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2004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 1620 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 1.38 亿元,乡镇3.1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550 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1亿 元。
名山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工贸强镇”的发展思路,加速推进城镇化的发展步伐。一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构建区域性商品,重点抓好华凯汽车城、弘通汽车城的建设,并做好市弘通汽车城、华凯汽车城、环东塑料制品厂、城发房地产、林丰房地产等新上项目建设的跟踪服务工作;二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继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做优以无公害蔬菜、中药材、花卉盆景等为主的特色农业产品;三是做大做强造纸业、建材业、铸造业和餐饮服务业等传统优势产业。
几年来,名山镇认真抓好玉贵走廊和革命老区文化生态家园建设,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硬化名珠路二泉段1公里和新建大囊村四级公路1.74公里,并硬化了0.8公里,投入8万元修建腾扬石山抽水站,投入114万元建设名山、太阳、大囊、石棠四村的人饮工程,投资45万元建设石棠小学教学楼3层主体建筑,投资2万元建设了大囊村卫生室,引导群众建设沼气池271座,投资3.2万元抓好名山开发区路灯亮化工程,共安装路灯41盏,投资5.6万元建设二泉村委办公楼,进一步改善了村委办公条件。
6.茂林镇
茂林镇位于玉州区东部,玉容一级公路(国道324线)从境内经过,西与玉林城区毗连,东北面与北流市交界,是玉林城区和北流市区的联结地带。全镇总面积83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278个村民小组,2004年人口5064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全镇耕地面积2250公顷,粮食种植面积1652公顷,农机总动力31780千瓦,有林面积3066公顷。茂林镇风景资源丰富,主要风景名胜有天门关、穿境山、宝相寺和龟头岭森林公园,此外还有汉朝马援兵营遗址和宋代方度城遗址。主要特色产品有莲藕、板栗。近年来,茂林镇先后被评为自治区科技示范镇、村民自治模范镇、文明镇和自治区小城镇建设重点镇。
全镇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9816万元,财政收入2089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7475万元,企业总产值4566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460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8亿元。
近年来,茂林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出了工业强镇的发展战略,把工业确定为全镇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充分利用和依托茂林镇良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积极引进和发展一批新的工业企业项目,初步形成了以建材、陶瓷、食品加工、五金、日用品制造为主的产业,全镇工业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茂林镇正逐步向玉林工业重镇之路迈进。
7.仁东镇
【概况】仁东镇位于玉林城区西北部,面积63平方公里,东与城北镇、南与城西镇、西与福绵管理区福绵镇、北与兴业县大平山镇、龙安镇接壤。玉林城区二环路与本镇交接,黎湛铁路、324国道、玉石一级公路等高级公路从本镇通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镇辖13个行政村,325个村民小组,52个自然村,总人口53329人,农业人口4986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64‰。全镇有耕地面积2370公顷,粮食种植面积3576公顷,林业面积2039.9公顷,水库、塘面积3447亩,农机总动力2.5397万千瓦。全镇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267亿元,财政收入332.9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898元;200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4亿元,财政收入456.6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948元;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5619亿元,财政收入448.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107元。
【经济发展】坚持把发展作为强镇富民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工业强镇”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企业化进程,努力构建平安和谐社会。
按照区委“工贸强区”的发展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工业项目储备。全镇乡镇企业已由“九五”高速增长转变为“十五”的持续稳步增长,由多轮驱动、多轨运行向个私经济和民营企业方向发展,由“村村点火,户户冒烟”零星分散的经营向小城镇和园区集中联片发展,由粗放经营向科技密集型集约化和特色产业的方向发展。目前,全镇有个体私营业主294家,已规划建设了仁东镇工业集中区和塘步岭、鹤林、三山坡、旺鹤等5个工业小区。工业企业以造纸、食品加工、五金制品、化工、针织、塑料制品为主。从2001年来,仁东镇工业企业取得长足发展,三年新上工业项目44个,投资额22530万元,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7个,500―1000万元的项目6个,100万元―500万元的项目31个。目前新上项目大部分已投产,每年新增税收100万元以上,解决就业1500人。2004年共引进企业14家,总投资8350万元,营业收入完成29712万元,比2000年增长了48.79%;工业产值完成了15625万元,比2000年增长了62.33%;实交税金332万元,比2000年增长了47.55%;从业人员3631人,占全镇农业人口的7.06%,比2000年增长了49.6%,发展速度超过我镇以前平均发展水平。
仁东镇是典型的城郊型农业大镇,农业以蔬菜、香蒜种植为主。农业生产基本形成一村一品的大面积集约经营,初步形成了木根村冬瓜、苦瓜生产基地,都甘村莲藕生产基地,大鹏村潮菜生产基地,龚罗、石地村番茄等农业生产基地,共3860多亩。其中,石地蕃茄生产基地一年四季种植蕃茄,产品闻名广西区内外;木根苦瓜生产基地,引进种植耐贮运的春秋苦瓜系列品种900多亩,获得每亩7000多公斤的高产,平均亩收入11200多元,实现“万元田”。仁东镇的香蒜全国闻名,生产的紫衣香蒜以个头大、色紫、结实饱满、味辛、香辣、爽口、含油量高成为蒜中之极品,具有杀菌开胃的极高药用功能,集食品、医药、工业等多种用途于一身,现全镇秋冬季节形成了“家家冬种,户户种蒜”的习惯,2004年种植规模达26000多亩。目前,我镇的农业生产形成了五大产业带:一是以冬种大蒜为拳头产品覆盖全镇范围的大蒜产业带;二是以玉石路、324线国道仁东圩镇段为中心,辐射到大鹏、旺卢、都甘、木根、鹤林的种植业产业带;三是以大鹏、中庞、龚罗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主的高科技经济作物带;四是以北片丘陵、山地为主的林果种植产业带;五是以中庞、大鹏、旺卢为主的主体水产养殖产业带。五大产业带初步形成了本产业带主打产品,中庞的塘角鱼苗繁殖基地,已成为广西最大的塘角鱼苗繁殖基地,旺卢形成了肉鱼市场,大鹏、中庞形成了蔬菜市场,都甘形成了莲藕市场,以及分散在各村的大蒜收购点等。
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农业企业的发展。以“长富酸料厂”、“爽乐酸料厂”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年加工销售农副产品5000多吨,产品远销东南亚、西欧地区一带,农业企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同时,着重抓好以三黄鸡、参茸鸡为品牌的三龙养殖场,以农业企业为主的仁东嘉丰肉牛场,充分发挥我镇养殖业发展的优势,引导农户加入养殖企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8.仁厚镇
仁厚镇位于玉州区西北部。国道324过境。辖9个村172个村民小组,辖区面积30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2.7026万,人口自然增长率9‰,耕地面积1428公顷,粮食种植面积1216公顷。农机总动力1.23万千瓦。有林面积1112公顷。地方特色产品有大蒜、花生、红薯等。
全镇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11亿元,财政收入236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0073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0.569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301元。今社会固定资产投资0.68亿元。
近来,仁厚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工业强镇”的发展思路,紧密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思路和工作导向,依托“玉贵走廊”建设,“振兴工业、服务工业”大会战、城市基础设施大会战、筹备第二届中小企业商机博览会四大发展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工业发展步伐。同时,认真围绕农业增量,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这一目标,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做大作强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确保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目前,随着玉药制药生产基地项目的引进,镇内工业实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红薯、花生、大蒜等农产品经优化调整后优势更加突出,蔬菜种植、猪鸡养殖蓬勃发展,酸品加工业不断壮大,目前规模酸品加工企业有11家。全镇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9.大塘镇
大塘镇位于玉林市城区至桂平路旁边,距城区8公里。东与北流市大里镇相边,西南与玉州区城北镇接壤,北与兴业县卖酒乡相望。全镇土地面积32.7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13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850人。200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6733万元,财政总收119.1万元。
大塘镇地理位置优越,属三县市区交界地。大塘圩是历史名圩,圩市辐射人口50000人。圩镇现有商住面积3万平方米,年集市交易量1000多万元。小城镇建设开发前景看好。辖区内有二级路1.1公里,四级路20公里,四通八达。规划中的南(宁)广(州)高速路途经本镇,出口引线在本镇。
辖区内有2.5万亩坡地,2.5万亩山地。坡地可开发种植中药材、花生、水果等经济作物,山地可开发种植八角、麻竹、速长林、松树、杉木等经济林木。水资源充裕,有苏烟水库、三和水库、三叉塘水库等,总储水量2000多万立方米。其中苏烟水库日供玉林城区居民饮用水10万方。
大容山森林旅游渡假区山峦叠嶂,延绵深入该镇。大双村至大容山公园不足20公里,是玉林城区至大容山森林公园的捷径,旅游开发价值极高。
大塘镇工业以烟花炮竹、食品加工、机械配件为主。共有合法烟花炮竹生产企业11家,大型机械配件企业1家,食品加工企业多家,发展企业潜力大。大塘镇劳动力资源丰富,各行各业都有大批的技术熟练工人,一般员工月工资400―500元左右。电力充足,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均价0.45元/度左右。 你是玉林人啊??还是外地人呢??
发布于:2024-03-28,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