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都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博主:mj160mj160 2024-03-28 09:46:55 93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2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一、意大利都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止2019年,意大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一共有12项,他们分别是:

2008年:撒丁岛牧歌文化-多声部民歌、西西里木偶剧;

2012年:克雷莫纳传统小提琴制作工艺;

2013年:巨型肩扛圣人游行活动;地中海饮食(与塞浦路斯、克罗地亚、西班牙、希腊、摩洛哥、葡萄牙共有);

2014年:潘泰莱里亚社区种植藤蔓的传统农业实践;

2016年:猎鹰,活态人类文化遗产(与德国、沙特阿拉伯、奥地利、比利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西班牙、法国、匈牙利、哈萨克斯坦、摩洛哥、蒙古、巴基斯坦、葡萄牙、卡塔尔、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大韩民国、捷克共有);

2017年:那不勒斯披萨制作技艺;

2018年:干石墙艺术,知识和技术(与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法国、希腊、意大利、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士共有);

2019年:登山运动(与法国、瑞士共有);塞莱斯蒂尼亚宽恕庆典;牲畜迁移,在地中海和阿尔卑斯山沿迁徙路线季节性驱赶牲畜(与奥地利、希腊共有)。

二、欧洲的主要的3个国家和名胜古迹?

欧洲的主要三个国家是法国、英国和意大利。法国是一个拥有着众多世界著名文化和艺术遗产的国家,其中最重要的包括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和巴黎圣母院等。英国是一个著名的文化和历史胜地,其中最著名的景点包括大本钟、温莎城堡和大英博物馆等。而意大利则闻名于其美丽的古老文化,最著名的景点包括梵蒂冈、斗兽场和比萨斜塔等。这三个国家都拥有着数不尽的名胜古迹,吸引着数百万游客前来探索他们独特的文化和历史遗产。

三、意大利什么广场有名?

最近意大利新冠肺炎疫情快速爆发,让人表示担忧,也让我的思绪拉回到举世闻名的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威尼斯号称“亚得里亚海明珠”,可谓是“世界最浪漫的城市”之一。作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之一,威尼斯有着丰富多彩的人文遗产,绘画、雕塑、建筑,以及独具特色的“水城风情”,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是全球游客趋之若鹜的旅游热地。

在欧洲,每一座著名的城市,都有一座声名远扬的城市广场。欧洲著名的城市广场不胜枚举,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Piazza di San Marco)就尤为壮观华丽,这里荟萃了欧洲建筑艺术精华,一代枭雄拿破仑曾对其盛赞有加:“这里是欧洲最美的客厅,只有天空才配做她的穹顶”。

意大利威尼斯,这座历史悠久的古老城市,屹立在亚得里亚海中,辉煌丰厚的艺术和文化,造就了这座城市的风姿绰约,雍容华贵。而作为威尼斯经济、文化、政治和宗教的中心,圣马可广场当之无愧是“水城”最重要区域,称之为“威尼斯心脏”一点不为过。

圣马可广场是全世界最美的广场之一,建于公元9世纪,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千百年来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最辉煌的教堂、最重要的政治文化场所、最体面的餐馆都汇聚于广场之上,在意大利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称得上是最出彩的存在。

圣马可广场呈梯形分布,总面积1万平方米左右,广场上的建筑造型优美和谐,雕塑生动逼真,是古罗马建筑中遗世杰作。自古至今,圣马可广场都是威尼斯政治和宗教中心,也是举办传统节日仪式的场所。当然,更是威尼斯水城最具人气的旅游聚集地。

漫步圣马可广场之上,人的眼球仿佛在享受一场美轮美奂的建筑艺术盛宴:尖顶教堂、圣马可钟楼、拜占庭式的圆顶教堂、马赛克壁画、大理石雕刻,粉白色调的回廊,格调优雅,精妙绝伦,精湛的艺术无处不在,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高达98米、直上云霄的圣马可钟楼(Campanile di San Marco),是威尼斯的全城制高点和第一地标。钟楼的塔身用红砖砌成,颜色经久不衰,像是奠定了威尼斯水城的色彩基调,成为最显眼的主角。楼顶有一座巨大的时钟,一直被用作瞭望塔,为海上的船只指明方向。

广场正面的圣马可教堂,是威尼斯人信仰和生活的中心,也是威尼斯建筑艺术的经典作品。教堂的装饰极尽繁复,金碧辉煌,曾是中世纪时欧洲最大的教堂。如今,经过1200年的沧桑变幻,依旧精致如新,难怪被人们称为“黄金教堂”。圣马可广场的名字与圣马可教堂里埋葬了耶稣门徒,威尼斯的保护神“圣马可”而得名。

圣马可广场作为威尼斯最热门的旅游集散地,不管是节日还是平日,这里每天都是游人如织。广场上聚集了许多露天咖啡馆,有好几家甚至已有200多年历史,拜伦、歌德、海明威、狄更斯等名人都曾光顾过。而坐在广场边喝咖啡,变边欣赏古旧如初的建筑,这本身就是整个欧洲咖啡馆界的神话。

圣马可广场除了精美的雕塑和壁画、壮观的建筑之外,广场上川流不息的人潮和、影随形的小贩,以及漫天飞舞的鸽子,更是构筑了一幅幅活色生香的水城风情画。在圣马可广场喂鸽子,抑或看人发呆,也成为一个最受游客欢迎的项目。

四、意大利有哪些特色,人文风俗和文化?还有哪些著名城市?

特点 如果有人打喷嚏,旁边的人马上会说:“萨路德(SALUTE)!(祝你健康)”。另外,当着别人打喷嚏或咳嗽,被认为是不礼貌和讨嫌的事,所以本人要马上对旁边的人表示“对不起”。据说是因为欧洲曾有过因重感流行而置死人命的先例,感冒在意大利人眼中也如洪水猛兽般恐怖,因此旁边的人马上会说:“萨路德!”。 在意大利人心目中,自由是最重要的,意大利人的守时和集体观念相对就差一点,宴会迟到20分钟左右都是十分正常的事情。意大利人有早晨喝咖啡、吃烩水果、喝酸牛奶的习惯。酒特别是葡萄酒是意大利人离不开的饮料,不论男女几乎每餐都要喝酒,甚至在喝咖啡时,也要掺上一些酒。 意大利人忌讳菊花。意大利的婚丧嫁娶习俗,与欧洲其他国家相似,仪式多与宗教仪式相关。意大利人的嫁娶需要经过订婚(交换订婚戒指)、结婚(分为民政和教堂婚礼)两道仪式,3月、4月是意大利青年选择结婚高峰期。意大利人在1974年5月以前是不允许离婚的,在1974年5月16日全民公决后,意大利人的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 意大利人的埋葬方式多为土葬,多葬在大型公墓内。 意大利人完全以家庭为中心,祖母(nonna)非常受人尊重——每年甚至还有一个“最酷奶奶”的评选(最近的优胜者因赤脚跳快速旋转的塔兰台拉舞而击败了其他竞争者,在比赛中胜出)。 意大利也是欧洲长寿国家之一。这个生活在地中海地区的民族,之所以能健康长寿,是得益于一些特殊食品。 饮食 葡萄酒: 意大利人和法国人一样喜爱葡萄酒。在意大利,如果一顿正餐缺了葡萄酒,纵使满桌美味佳肴,也会被认为是一顿“便餐”。因此,在意大利做东请客,选酒所费的功夫往往要大于订菜。餐前要来一杯清凉的香槟酒开胃,甘醇的白葡萄酒是佐食海鲜的首选,而绵和的红葡萄酒则是火腿、牛排的称心伴侣。很多学者认为,葡萄酒不仅可以饱人口福,还有多种医用价值。酒中的维生素可以帮助消化,促进内分泌,增强机体活力。意大利人长寿的秘诀之一就是喝葡萄酒。 冷轧油: 从谷类、种子、坚果中提取的冷轧油,提供给了意大利人必需的抗氧化剂和不饱和多分子脂肪酸,它们对许多疾病进行防御,包括老化。冷轧油还可以溶解皮肤下的自由基,使得细胞富含水分,并使皮肤变得光洁,坚持食用,可以延缓衰老。 橄榄油: 橄榄油是一种淡黄色的透明液体,有着“液体黄金”之称,是一种绿色健康食品。研究发现,意大利人饮食的橄榄油富含油酸等不饱和烹调食物,可以增强胃肠的消化能力。橄榄油还能控制血液中的脂肪水平,降低胆固醇,使动脉变得更顺畅。每天食用1~2 汤勺橄榄油,便可预防疾病。这也是意大利人长寿的秘诀。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长期以橄榄油这是风景名胜区和游玩的地方。1、罗马斗兽场

科洛塞竞技场(又译罗马斗兽场)是罗马时代最伟大的建筑之一,也是保存最好的一座圆形竞技场。位于威尼斯广场的东南面,罗马城中奥勒利安城墙内。古城结构保存良好,为世界典范。

罗马斗兽场是世界八大名胜之一,也是罗马帝国的象征。这座巨大的露天剧场叫做弗拉维奥剧场,因为它是由弗拉维奥家族的几位皇帝建造的。通常,人们称之为科洛塞。斗兽场的外观像一座庞大的碉堡,占地20000平方米,围墙周长527米,直径188米,墙高57米,相当于一座19层现代楼房的高度,场内可10.7万观众。像所有罗马的建筑一样,其基本结构是拱券结构,一系列的拱、券和恰当安排的椭圆形建筑构件使整座建筑极为坚固。这是当年用斗兽、英竞技、赛马、戏剧和歌舞表演的场地。这座雄伟的建筑堪称建筑的楷模。是建造在一片凹地上的宏伟建筑。尼禄时代,这一凹地是尼禄金殿花园里的一个人工湖。

2、天使的玛利亚教堂

墟改建的,而到了十八世纪1863年至1867年由凡维特尔(Luigi Vanvitelli)改变为现存的模样。入口彷万神殿,天井高91公尺,是当时建筑上的极限。

3、米兰大教堂

雄踞在意大利米兰市中心的米兰大教堂亦称圣母降生教堂,多莫大教堂,于公元1386年开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顶,1774年中央塔上的镀金圣母玛丽亚雕像(据说手已经被盗)就位。1897年最后完工,历时五个世纪。不仅是米兰的象征,也是米兰的中心。拿破仑曾于1805年在米兰大教堂举行加冕仪式。

4、威尼斯

既有世上独一无二的温柔,又不乏历史上地中海最强的高雅风景,东西方的桥梁。这座建于公元5世纪的世界著名城市位于意大利东北部,离大陆约4公里,坐落在威尼斯湖约118个大大小小的岛屿上。150多条运河和400座桥梁纵横交错,把这118个岛屿联成一个城市整体。威尼斯无可比拟的独特外貌和丰富的艺术宝藏,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吸引力的旅游城市。威尼斯的美离不开碧绿碧绿的水和摇摇晃晃的小船,更离不开富丽堂皇的古典建筑物。站在圣马可广场向四周眺望,纵横的街道在这里化身成蜿蜒的运河;在普通城市街上通行无阻的车辆,在这里变成了小船。这里的每一条小水道、小街、小教堂和小广场都是风景,也记录着水城灿烂的文化和历史。

5、圣马可广场被誉为最浪漫的广场,鸽子是这里最大的特色;

叹息桥,叹息桥连接的两座建筑物分别是法院和监狱;一般来讲,进入监狱的人都不会活着出去的,而叹息

五、6月份意大利旅游穿什么衣服?

1. 在6月份的意大利旅游中,最好穿轻薄的夏季服装,如短袖衬衫、短裤、裙子等。由于气温较高,这些衣服可以让游客感到清爽舒适。

2. 另外,由于6月份也是意大利夏季旅游的高峰期,许多景点人流量大,游客在穿着上也要考虑到方便实用的因素。因此建议穿上舒适的运动鞋或凉鞋,而避免穿高跟鞋或拖鞋等容易磨脚或不稳定的鞋子。

3. 此外,意大利多数地区在6月份也会有些雨水,因此游客可以准备一件轻便的防雨外套或雨伞,以备不时之需。

4. 对于游客去海滩游玩的情况,建议穿上轻便的泳装、沙滩裤等衣服。此外,游客还可以准备一件长袖上衣或一件T恤以防止日晒。在海滩上还需要准备可带入水中的凉拖鞋或护脚鞋,以免受到贝壳等锐利物品的伤害。

5. 最后,游客在选购衣服时还需注意到意大利餐馆的着装规定。虽然大多数餐馆没有穿着要求,但某些高档餐馆可能会要求着装正式,例如穿着正装服装、衬衫或长裙等。因此在订餐时要了解餐馆的着装规定,并合理搭配衣服。

总之,游客在6月份的意大利旅游中最好穿轻薄、舒适、实用的夏季服装,并根据不同的活动场合选择搭配适宜的衣服和鞋子。同时,还需要注意到可能出现的雨水和餐馆着装规定等细节问题,以便更好地享受旅游过程。

六、世界八大名胜古迹?

1 长城(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

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建。

2 埃及开罗附近的吉萨大金字塔。吉萨是埃及吉萨省首府,为旅游胜地,位于尼罗河下游西岸、开罗西南约六千米处,与开罗隔河相望,有大桥相连,人口150.9万,自古以来,以金字塔著称于世。城西南10千米处利比亚沙漠中有著名的吉萨金字塔群、狮身人面像和大理石陵庙等古迹。最北的胡夫金字塔最大,原高146.6米,基底边长230米,现在高度己蚀落为137米。中间为哈夫拉金字塔,南面是孟卡夫拉金字塔。它们是全国约80座金字塔中最雄伟的建筑,修建于埃及第四王朝时期。

3 宙斯是希腊众神之神,为表崇拜而建的宙斯神像是世上最大的室内雕像,宙斯神像所在的宙斯神殿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源地,部份奥运项目就曾在此行。 建造时间: 大约公元前457年 建造地点: 希腊西海岸奥林比亚(Olympia)的古城中 宙斯神殿建于公元前470年,于公元前456年完工,由建筑师Libon设计,宙斯神像由雕刻家Pheidias雕刻。 神殿是以表面铺上灰泥的石灰岩建成,殿顶则使用大理石兴建而成,神殿共由三十四高17米的科林斯式(Corinthian)支柱支著,神殿的面积是 41.1米乘107.75米,宙斯神殿是多利斯式的建筑,整座神像及他穿的长袍都是由黄金制成,他头戴橄榄编织的环,右手握着由象牙及黄金制成的胜利女神像,左手拿着一把镶有闪烁耀眼金属的权杖,上面有一只鹰停留着,而他所座的宝座则以狮身人面像、胜利女神及神话人物装饰,不包括宝座,仅神像就相等于四层高的现代楼宇,使坐在宝座上宙斯头部差不多顶着神殿顶。位于奥林比亚的神殿于公元5年被大火摧毁。宙斯神像虽然因被运到君士坦丁堡而幸免于难,可是最终亦难逃厄运,于公元462被大火烧毁。

4 Maussollos:摩索拉斯,加里亚王国国王。加里亚王国位于小亚细亚西南部,都城是哈里卡纳苏斯。摩索拉斯于公元前353年死去,其妻接过政权,为了纪念他,就按照丈夫生前拟就的陵墓图样,修建摩索拉斯陵墓。陵墓总体似神殿,上部为金字塔形,顶上有大理石雕塑,由建筑师彼提阿斯设计建成。由于这座陵墓被西方传诵为古代陵墓的奇迹,故现在西语中的“陵墓”一词,也以Mausoleum为词源了。 然而历史对人们的嘲弄始终没有停止。摩拉索斯不仅生前未能亲眼目睹耗尽24年心血建造的长眠之所,而且死后也未能如愿地安葬在那座高大雄伟的陵墓里。据说摩拉索斯王死后,深爱他的王后将他的骨头碾磨成粉末,溶解在葡萄酒里供自己饮用。此举对身体有何妙用不得而知,但国王和王后之间纯洁动人的爱情故事无疑因此传说而失色不少。英国考古学家查尔斯·牛顿从1856年起便在摩拉索斯陵墓内进行发掘工作,但时至今日,人们仍不清楚摩索拉斯的石棺究竟是在神像室里,还是放在建筑物下面地基内部的墓穴中。或许他真的没有被安葬在里面。 也有人指出,摩拉索斯陵墓是一座家族的坟墓。这些人猜想,这里可能并不只是一位国王的墓葬,而是为了纪念和缅怀整个埃卡多米尼迪王朝修建的陵墓。新近发现的雕塑又为这个新的推测增添了佐证。这些塑像大体有三种规格:与真人相仿的自然型、2米左右的英雄型和3米左右的巨型。摩索拉斯和阿尔特米西娅二世(已受损)的雕像属于最后一种;另外10座巨型塑像的残片也被辨认出来了。1966~1977年,一支由土耳其和丹麦联合组成的考古队首次发掘出了陵墓的地下墓室,发现它是由一个位于中央的房间和前面两个门厅构成的。这个墓室并没有和建筑物中心连接在一起,而是位于地基的西北角,入口被一块几吨重的巨石封闭。后来根据进一步调查研究,终于证实了这座陵墓原来是建在直到公元前6世纪还在使用的一片墓地里。这似乎又为上述猜测提供了证据。

5 据记载,亚历山大灯塔在古时己经与埃及、希腊、巴比伦的6座建筑并称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而今天人们却再也找不到它了,历史典籍中描绘的那座高耸入云的灯塔仅仅是美丽的传说,还是确实存在呢?

神奇的灯塔

始建于两千多年前的亚历山大灯塔其名气远远超过了金字塔,当时的人们一提到埃及,首先想到的是亚历山大城雄伟而神奇的灯塔,而不是被称为“法老的陵墓”的金字塔。但是,如今人们怎么也找不到亚历山大城的遗址,那座灯塔也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中。也许历史会给我们一个答案。

亚历山大城是埃及的历史名城,曾与罗马、君士坦丁堡并称为世界三大城市。公元前332年,马其顿帝国国王亚历山大统治埃及时期设计修建了这座城市。位于地中海地震带上的亚历山大城,曾经多次遭受地震之灾,最近的一次发生在14世纪。历经多次地震后,这个城市几乎毁灭。

亚历山大的帝国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但这位马其顿皇帝占领埃及后建造并钦定为埃及首都的亚历山大城,此后却发生了许多战争和故事,留下了不少的遗迹和传说……

亚历山大海港曾是地中海沿岸最大最繁华的港口,这些在古希腊的典籍中都有记载,而今天人们却找不到这个港口的痕迹了。人们开始怀疑,历史典籍中所描绘的那座高耸入云的灯塔也许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6 罗得斯岛太阳神巨像,这座巨像建在罗德市港口的入口处。它是希腊太阳神赫利俄斯的青铜铸像,高约33米。巨像铸造完工后过了56年,毁于公元前226年的一次地震中。从太阳神巨像的建立到毁坏只过了仅仅56年的时间。然而这座巨像却在著名的“世界七大奇迹”的名单里赢得了一席之位。老莆林尼说过:“但是即便在它倒塌在地时,仍不失是为一个奇观。”罗得斯岛的太阳神巨像不仅仅是一座巨大的雕像,更是居住在美丽的地中海岛屿——罗得斯岛上的人民团结的象征。罗得斯岛巨像位于希腊罗得斯岛(island of Rhodes)通往地中海(Mediterranean Sea)的港口。公元前的罗得斯岛是重要的商务中心,它位于爱琴海和地中海的交界处,罗德港于公元前408年建成。历史上罗得斯岛曾经被许多势力范围统治过,其中包括摩索拉斯(他的陵墓也是七大奇迹之一)和亚历山大大帝。但在亚历山大大帝归天之后,全岛又陷入了战斗。马其顿(Macedonia)侵略者德米特里带领四万军队(这已超过了整个岛上的人口)包围了港口。经过艰苦的战争,罗得斯岛人击败了侵略者。为了庆祝这次胜利,他们决定用敌人遗弃的青铜兵器修建一座雕像。雕像修筑了十二年,高约33米,与纽约的自由神像的高度差不多。雕像是中空的,里面用复杂的石头和铁的支柱加固。但这个伟大的雕像建成仅仅56年后就被强烈地震毁坏了。传说中雕像两腿分开站在港口上船只是从腿中间过去,非常壮观而有趣。 这座巨像其实是希腊人的太阳神及他们的守护神赫利俄斯(Helios),由建筑师Chares设计,经过十二年的兴建,罗得斯岛巨像于公元前282年完工,整座巨像共高33米,以大理石建成,再以青铜包裹,以后更被用作灯塔。但公元前226年的大地震却把这幢伟大巨像推倒,脆弱的膝盖成为了巨像的致命伤,巨像从此倒在Mandraki港附近的岸边。公元654年,罗得斯岛被阿拉伯人入侵,入侵者更把遗迹运往叙利亚,使这个奇观的考察更加困难。

7 阿尔忒弥斯神庙是希腊神话阿尔忒弥斯女神的神庙(《圣经》翻作亚底米,即罗马神话的月亮女神狄安娜),位列古代世界八大奇迹之一,长425尺,宽230尺,有126根高60尺大理石柱。据称建筑时间前后长达120年(相比之下,大希律王建耶路撒冷圣殿也只用了46年)。公元前356年7月21日,神庙被黑若斯达特斯焚毁。该神庙至今只剩下一根柱子。这座神殿遗址位于今天土耳其的爱奥尼亚海滨,《圣经》里把这个地方称为以弗所(Ephesus),而现在它被称为或者翻译为艾菲索斯。

阿耳忒弥斯神殿是古希腊最大的神殿之一,其规模超过了雅典卫城的帕台农神庙,也是最早的完全用大理石兴建的建筑之一。它以建筑风格的壮丽辉煌和规模巨大而跻身于“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列。它还一度享有对逃亡者的“庇护权”,其地位之显赫,由此可见一斑。在建成后的近200年时间里,它巍然屹立在以弗所东北郊的一座高山之上,迎接着摩肩接踵前来朝觐的人们,它很快成为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希腊移民城邦的香客们向往的圣殿。

但不幸的是,公元前356年7月21日的深夜,这座壮丽的神殿在一场大火中变成了废墟。据说这场火灾是一个名叫希罗斯特图斯的纵火狂所为,这个家伙长期以来寂寂无为,急于想通过实施一项能引起轰动效应的举动使自己万古留名。他非常清楚,能够让人青史留名的好事不是谁都能做,那就干点坏事也成。于是,火光中,神殿坍塌了。

8 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

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4年3月,兵马俑被发现;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先后有200多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被誉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

历史背景

人殉是伴随原始公有制的瓦解而萌芽,至奴隶制建立而盛行的一项残酷而野蛮的丧葬制度[9] 。人殉最兴盛的时代是殷商时期,商代贵族大墓中都有殉人。在安阳殷墟工陵区内,已发掘的十几座大墓中被生殉、杀殉的多达五千余人。

周王朝吸取了殷商暴政的教训,强调“明德保民”。周礼的诞生和推行,使得人殉现象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但并未根绝。到了春秋时期,列国争霸,时代动荡,人殉复燃。战国时期,诸侯各国先后废止了人殉制度。秦献公元年(前384年),“止从死”,秦国正式废止人殉制度。

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变革促使葬俗发生了变化,出现以俑殉葬,即用陶俑、木俑等来代替人殉。“俑”的本意就是人殉,当人殉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之后,“俑”便成了墓葬中陶塑、石雕、人像的专有名词。

秦兵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顶峰。秦俑之所以在规模、写实程度上达到如此的高度,除了工匠的智慧之外,还与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的意志分不开。

The End

发布于:2024-03-28,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美景天下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