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十大恶龙?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2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一、山海经十大恶龙?
第一、蜚
蜚,太古时期的灾难之神,它出现的地方都会发生大灾难,根据《山海经》卷四·东山经·东次四经记载:“又东二百里,曰太山,上多金玉、桢木。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行水则竭,行草则死,见则天下大疫。”
第二个,朱厌
朱厌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凶兽,身形像猿猴,白头红脚,传说这种野兽一出现,天下就会发生大战争,是中国古代战争之兆。据《山海经·西山经》记载:“又西四百里,曰小次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厌,见则大兵。”
第二个,狰
狰是古代中国传说中的奇兽,以老虎豹子为食物。章峨之山有兽焉,其状如赤豹,脸部中央长出一只角,有五条尾巴,所以五尾一角,全身赤红,身形似豹,其音如击石,其名曰狰。
第三个,天狗
《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三百里,曰阴山。浊浴之水出焉,而南流于番泽。其中多文贝,有兽焉,曰天狗,其状如狸而白首,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古代天狗被视为很有能量的一种生物,古籍里老有,流传最广的当属“天狗吃日”,可见它的能量之大。
第四个,蛟龙
“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而最初的虺,大多是由蟒蛇、蜥蜴、蝾螈、壁虎等爬行类动物幻化而成的。蛟龙异名是“夔”。“夔”在中国历史上是和“龙”、“蛟”同时出现的一个最早的龙的别名。它最初记载在《山海经·大荒东经》之中。文献云: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个人认为,还是蜥蜴、蝾螈等比蟒蛇要靠谱些。《诗·小雅·正月》:"胡为虺蜴",这里的“虺蜴”即为蜥蜴,而且无论是蛟、龙、应龙还是角龙,它们是有爪子、有腿的。万山之祖昆仑山某古洞穴就曾出现龙形生物,通体泛黄,长有两对红色的小角,但有资料显示,这种生物叫〝洞螈〞,是一种两栖动物,长得很像龙的幼仔。
第五个饕餮
饕餮,龙的五子,根据《山海经》记载:有着羊身,眼睛在腋下,虎齿人爪,一个大大的脑袋和一个大大的嘴巴,传闻能够吃尽天下万物,由于吃得太多,最后被撑死。
第六个,蛊雕
看到这种形象,相信没人认为这种动物是善良的。似鸟非鸟,似豹非豹,独角。叫起来像婴儿的啼哭,又一个吃人的骗子。好像这些骗人吃的动物,都会婴儿啼哭。《山海经·南山经》记:“又东五百里,曰鹿吴之山,上无草木,多金石。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水有兽焉,名曰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
第七个狻猊(suān ní)
最早出现在《穆天子传》曰:“名兽使足走千里,狻猊、野马走五百里。”晋郭璞注曰:“狻猊,狮子。亦食虎豹。”
《尔雅·释兽》载:“狻猊如彪猫,食虎豹。”郭璞注:“即狮子也,出西域。”,两书成书时间孰早孰晚说法不一,但都没有对”狻猊“形象的详细描述。
据说狻猊,形似狮子,龙的第四子,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囚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就是它的遗像。相传这种佛座上装饰的狻猊是随着佛教在汉代由印度人传入中国的,至南北朝时期,我国的佛教艺术上已普遍使用,这种造型经过我国民间艺人的创造,使其具有中国的传统气派,后来成了龙子的老五,它布置的地方多是在结跏趺坐或交脚而坐的佛菩萨像前。明清之际的石狮或铜狮颈下项圈中间的龙形装饰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卫大门的中国传统门狮更为睁崃威武。
第八个,应龙
《述异记》的描述:“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
《广雅》:“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
《山海经·大荒东经》:“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山海经·大荒北经》:“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应龙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相传禹治洪水时有应龙以尾画地成江河使水入海。应龙是生双翅,鳞身脊棘,头大而长,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齿利,前额突起,颈细腹大,尾尖长,四肢强壮,宛如一只生翅的扬子鳄。
应龙最早出现是在先前的黄帝时期,《山海经》和《史记》就有记载。大意是以黄帝为首的黄河流域部落与以蚩尤为首的长江流域的部落发生战争,双方都使用各种神奇的动物来帮忙。黄帝这边的应龙擅长“蓄水”,蚩尤那方也有擅长呼风唤雨之灵物,本领较应龙更胜一筹,大雨飘向黄帝这边。黄帝处于弱势,就请天女“魃”帮忙止住了大雨,一举歼灭蚩尤部落。应龙在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杀了蚩尤和夸父。由于战争消耗能量过大,再也无力振翅飞回天庭,就悄然来到南方蛰居在山泽里。
闲居南方,应龙整日无所事事。物华变幻,斗转星移,一转眼就到了大禹时代,洪水滔天,生灵涂炭。大禹肩负起拯救苍生的重任,应龙前来帮忙,以尾扫地,疏导洪水而立功,因此应龙又是禹的功臣。
第九个,蠪侄(lóng zhì)
小孩子看到这个形象,连哭都不敢哭了。九头九尾,长得像狗像狐又像狮。长得这么磕碜,但声音却像婴儿。这就可怕了,把人吸引过去,然后吃掉,太凶残太坏了。《山海经·卷四·东山经·东次二经》:“又南五百里,曰 凫丽之山 ……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曰蠪侄,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第十个,刑天
刑天炎帝大将之一,蚩尤战死之后,炎帝被黄帝推翻,刑天继续抗击入侵的黄帝。《山海经·海外西经》中记载:“ 刑天抗击黄帝,帝断其首、葬之於常羊之山,刑天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刑天原是一个无名的巨人,他在与黄帝的大战中,被黄帝砍掉了脑袋,这才叫刑天。天者,颠也;刑者,戮也。天就是天帝,“刑天”就表示誓戮天帝以复仇,可见勇猛程度绝对无人能及。
二、山海经的四大神兽和四大凶兽?
四大凶兽为饕餮、穷奇、梼杌、混沌。 四大神兽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四大神兽是古代中国传说的神兽分别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属于古代神话和天文学结合的产物。四兽融入了五行和方位,以不同颜色代表:东方青色为木,西方白色为金,南方赤色为火,北方黑色为水,中央黄色为土。另有《淮南子》提到五龙之一的黄龙位居中央,乃四兽之长。
三、上古十大凶兽排名第一?
上古十大凶兽第一名:穷奇
穷奇是一恶兽,结合天神、怪兽、恶人三位一体,真实面目不可破解的奇怪生物。
《淮南子·地形训》高诱注解它称之为北方天神,身体好像老虎骑着两条龙。《山海经·西次四经》则说它长得象牛,叫起来像野狗,长着粗硬而不光滑的毛,还要吃人。但《海内北经》又说穷奇象虎,长着翅膀,吃人总是从头开始吃,吃的人总是披头散发。
《左传》则将之类同饕餮和梼杌,说它是少皥氏不才子,因为总是诋毁忠直的人被人们称为穷奇。《神异经》总结了它的种种特质,描述它是一种生活在西北,长得像虎有翅膀,喜欢吃人的怪物。它能听懂人说话,
听到人争吵就去吃有理的一方,听说有人忠诚有信义就去咬人的鼻子,但听说有人凶恶不讲道理反而会赠送自己咬死的动物。相比饕餮等怪兽,穷奇显得更具个性和智慧,但是这种喜欢接近人的习惯大大影响了它作为怪兽的神秘魅力和实力评价。
四、山海经中好听的凶兽名字?
1.九尾狐
《山海经》里这样描述九尾狐:“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2.比翼鸟
《山海经》里这样描述比翼鸟:“西次三经之首,曰崇吾之山,在河之南,北望冢遂,南望之泽,西望帝之搏兽之丘,东望渊。有鸟焉,其状如凫,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飞,名曰蛮蛮,见则天下大水。”
3.凤凰
《山海经》里这样描述凤凰:“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首文顺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五、四大上古凶兽?
在中国上古传说中,比较出名的上古四凶分别为饕餮,浑沌,穷奇和梼杌。《左传》文公十八年道:“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魑魅。”这四大凶兽频繁的出现在各大游戏中,如仙剑系列、轩辕剑系列和古剑系列等,甚为有名,那么这些上古传说中的奇兽们都有些怎样的故事呢?
【浑沌】
浑沌,也作混沌,或浑敦。传说它有着肥圆的形状、火一样的通红,长有四只翅膀、六条腿,虽然没有五官,但是却能够通晓歌舞曲乐。还有一种说法称浑沌是象狗或熊一样的动物,人类无法看见它、也无法听见它,它经常咬自己的尾巴并且傻笑,如果遇到了高尚的人,浑沌便会大肆施暴,若是遇到了恶人,浑沌便会听从他的指挥。
浑沌在我国古代传说中被神化、物化和人化。《庄子·应帝王》中有“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的句子。又写到“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大概意思是南海有一位大帝,名叫儵。北海有一位大帝,名叫忽。而中央则有一位大帝,名叫浑沌。儵与忽常常相会于浑沌之处。作为中央大帝,浑沌款待他们十分丰盛。儵和忽这两位客人就在一起商量该当报答浑沌的深厚情谊。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馊主意:“人人都有眼耳口鼻七个窍孔用来视、听、吃的呼吸,唯独浑沌没有,我们试着为他凿开七窍。”于是,这两人每天给混沌凿出一个孔窍,凿了七天浑沌也就死去了。这里的记载显示浑沌的形象乃有人之情而无人之形。当然,庄子这个人,向来不好好说话,甚至往往正话反说,反话正说的,完全不受正常人的道德是非观念束缚,因此呢,要从他这篇寓言了解“混沌”的形象是不可能的任务。这里浑沌更被人化而冠以“氏”。这些显然并不是上古凶兽原型。
更为原始的浑沌形象出自《山海经·西次三经》,“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江读作鸿)也。”这里的浑沌已和传说中魔兽的形象很一致了。
再到后来,秦统一六国之后,施行焚书,中国上古文献遭到这样的浩劫之后,上古的各路神灵很多一下子都从中国文化史上彻底失踪了,混沌也不能例外。
到了魏晋六朝,伪书盛行,有一本伪托西汉东方朔所撰的《神异经》才再次提到混沌,《神异经》中云:“昆仑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罴(音皮)而无爪,有目而不见,行不开,有两耳而不闻,有人知性,有腹无五藏,有肠直而不旋,食径过。人有德行而往抵触之,有凶德则往依凭之。名为混沌。空居无为,常咋其尾,回旋仰天而笑。”浑沌已经完完全全是凶兽的形象了。
还有一种说法,浑沌是驩兜死后的怨气所化。这也与四大凶兽来历一致:穷奇是共工死后的怨气所化,梼杌是鲧死后的怨气所化,饕餮是三苗死后的怨气所化。
【穷奇】
据《山海经·海内北经》所载,穷奇外貌像老虎,大小如同牛般,长有一双翅膀,喜欢吃人,更会从人的头部开始进食,是一头凶恶的异兽。也有的书籍记载穷奇一身雪白的毛发,额头长有两只淡金色的龙角,嘴巴则是鹰喙的样子,有一对黑色的羽翼,喜食人肉。另外一种说法说穷奇是神名,《淮南子·墬形训》:”穷奇,广莫风之所生也。”高诱注曰:“穷奇,天神也。在北方道,足乘两龙,其形如虎也。”在天之痕中,仙山岛上全身火红,状如牛的怪兽就是穷奇(身上有五色石南叶哦)。
后来“穷奇”用来比喻背信弃义之人,《左传·文公十八年》有云:“少昊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
【梼杌】(táowù)
关于梼杌,先秦文献提到的只有两处,一处就是上面的《左传》,另一处则出自《孟子》一书,《左传·文公十八年》有云:“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檮杌。”而《孟子》中却说,楚国国史名为《梼杌》。按照《左传》所言,梼杌乃是臭名昭著的凶兽,楚国怎么会用来作为本国史书的名称呢?
梼杌这个词,两个字的部首都从木字部。砍树的时候,从上到下,直接破下来,称之为“析”。
而从左到右横着断开,则称之为“梼杌。”对于罪人行刑的时候,横着砍断,但是脑袋却还没有掉下来的情景,名为之“顽”,“梼杌”的意思也就是“顽”。因为罪人总是“顽”的缘故,所以从横向断木形象的引申出“梼杌”的词义。也就是说,这个词包含了惩戒罪恶的意思。楚国在南方荒蛮之地立国,是很不容易。在很长的时间都被中原列国视之为未开化的野蛮民族并不是没有缘故的。历代楚国君主治理这样的国家,难免依赖重典酷刑。因此楚国之国史,名之为《梼杌》,意味着在楚国史官眼中,修史的目的,就是用史笔无情的惩罚危害国家的人,并警告后来人。
只是,要是按照这样的说法,问题也来了。明明在楚国人眼中,用来行刑的没有枝干的木制刑具“梼杌”到了中原列国的口中,怎么就变成了上古四大凶兽之一呢。
道理也很简单。楚国这个野蛮民族,其主体民族论起源流就是黄帝王朝时代的三苗氏。
而春秋时代,楚国是个大国,向来是纠结了南方一大堆小诸侯国,建立起一个“南联盟集团”。
而这个“南联盟集团”之所以诞生,并维持很久的缘故,最主要的目的当然是和北方中原列国所组建的“北约集团”对着干啦。两大集团在春秋时代混战了几百年,也没分出胜负。中原列国总是自命为文化正宗,难免要想办法在政治上抹黑对手,因此呢,楚国史书是书名“梼杌”,就摇身一变成为上古时代的凶兽了。
这个凭空捏造出凶兽,因为有了《左传》的显扬,和混沌一样,到了魏晋六朝时代,享受了一把“被想象”的待遇。同样还是《神异经》一书,是这样描绘它的——“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大,毛长两尺,人面虎足,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扰乱荒中,名梼杌。”
遥远的西方的荒野上,有一只凶兽,他的整体形状像一只老虎。但身上的毛却像是犬毛,毛长达两尺。长着人的面孔,有着老虎的足,满口的牙齿又像是猪的牙齿,尾巴长达一丈八尺。
这只凶兽至为凶猛,扰乱了整个西方荒野,名字叫做梼杌。
【饕餮】(tāotiè)
上古之四大凶兽,说起来威风凛凛。可是几千年到如今,混沌、穷奇、梼杌这三大凶兽除了偶尔在游戏啊、奇幻小说里头当当配角之后,基本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唯一到今天还有真实影响力,并且在文章里头常常看到的便只剩下“饕餮“了。
传说轩辕黄帝大战蚩尤,蚩尤被斩,其首落地化为饕餮。后来,饕餮变成了图腾,刻於各种祭祀用的器皿之上。《吕氏春秋·先识览》有云:“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殷周时代鼎彝上常刻的就是饕餮,其脑袋狰狞,双目炯炯,赫然有神,鼻梁凸出;首部有一双弯曲的兽角或足,其弯曲的方向似无定制,或内勾似羊角,或外曲似牛角;巨嘴大张,利齿如锯,嘴略弯曲内勾,或嘴巴紧锁。则作正面盘踞状,身躯拱起,头著地或水云气,两边有一对利爪,象狗爪或虎爪。两侧有一对肉翅,形如耳朵。
那么问题也出来了,既然是饕餮是凶兽,为什么会被商周二代接纳,屡屡出现在鼎器上呢?要知道,上古时代的鼎器,可是用来祭祀祖宗。
商王朝之先祖王亥是出自东夷集团,得天下之后,很是用心的尊奉东夷集团的伟人蚩尤。所以呢?鼎器上的饕餮可能是用来追念蚩尤的威猛。也就是说,在商王朝时代,饕餮的形象是很正面的。后来周王朝取代了商王朝,周王朝作为一个野蛮民族,在文化上比商王朝落后多了,所以鼎器的铸造,基本上沿袭商王朝。只是对待商王朝尊奉的神明吗,不惟不感冒,还要丑化,于是饕餮就被打压成凶神了。饕餮一旦被抹黑,成了凶兽之后,就很难翻案了,所以《神异经》上有这样一段文字也不足为奇——“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狠恶,积财而不用,善夺人谷物。强者夺老弱者,畏强而击单,名曰饕餮。《春秋》饕餮者,缙云氏之不才子也。”在遥远的西南,有一种人,身上长着很多毛,脑袋上顶着猪做成冠戴。这种人的性情贪心而又狠毒,积蓄财富却不花用,擅长夺取别人的谷物。就是本族之中,强大的总是去老弱的,畏惧更强大的对手却总是挑落单的欺负。这种人的名字叫做饕餮。
这段话最值得注意的倒是饕餮即便到了魏晋六朝时代,地位已经式微,无法和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些新起的神灵相比。但是较之混沌、穷奇、梼杌这三位旧日的伙伴,至少是被当成人看待了。又可见饕餮在上古之四大凶兽,应该是位置最高的。
六、上古九大凶兽?
中国古代凶兽之一:青龙龙分为很多种,有黑龙,金龙,青龙等等,但在古代凶兽专指青龙。在中国,龙是神物、是至高无上的,也是皇帝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有“龙的传人”一说。 青龙也是东方的代表、五行中是属木的,也因青色是属木的,故此有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
中国古代凶兽之二:白虎白虎是战神、杀伐之神。虎具有避邪、禳灾、祈丰及惩恶的扬善、发财致富、喜结良缘等多种神力。白虎的来历有星宿一说,统领二十八星宿中的西方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白虎是西方的代表,西方在五行中属金,五行中金为白色。所以称之为白虎。
中国古代凶兽之三:凤凰凤凰代表吉祥幸福的含义,它的原形有:锦鸡、孔雀、鹰鹫、鹄、玄鸟(燕子)等等,又有说是佛教大鹏金翅鸟变成的。神话中的凤凰有鸡的脑袋、燕子的下巴、蛇的颈、鱼的尾、有五色纹。通过颜色区分,凤凰又有很多种类:红色是凤、青色是鸾鸟、白色是天鹅、黄色和紫色是为朱雀和玄鸟。
中国古代凶兽之四:玄武玄武是一种由龟和蛇组合成的一种灵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玄是黑色的意思;冥,就是阴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对龟卜算卦的形容:龟背是黑色的,龟卜算卦就是请龟到冥间去问问,然后将答案带回来,以卜兆的形式显示出来。龟生活在江河湖海(包括海龟),因而玄冥成了水神;乌龟长寿,玄冥成了长生不老的象征;最初的冥间在北方,殷商的甲骨占卜即「其卜必北向」,所以玄冥又成了北方神。
中国古代凶兽之五:混沌浑沌与凤凰是相反的,它代表的是凶神。传说它形状肥圆、象火一样通红,长有四只翅膀、六条腿,虽然没有五官,但是却能够通晓歌舞曲乐。还有一种说法称浑沌是像狗或熊一样的动物,人类无法看见它、也无法听见它,它经常咬自己的尾巴并且傻笑;如果遇到高尚的人,浑沌便会大肆施暴;如果遇到恶人,浑沌便会听从他的指挥。
中国古代凶兽之六:梼杌(táo wù)梼杌,传说其形状像老虎,皮毛却像狗,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经常被用来比喻顽固不化、态度凶恶的人。相传梼杌是颛顼的儿子,它还有几个名字叫做傲狠,难训,由这几个名字里,也可大略推知它的作为了。
中国古代凶兽之七:穷奇中国传说中抑善扬恶的恶神,它的大小如牛、外形象虎、披有刺猬的毛皮、长有翅膀,穷奇的叫声象狗,靠吃人为生。据说穷奇经常飞到打架的现场,将有理的一方鼻子咬掉;如果有人犯下恶行,穷奇会捕捉野兽送给他,并且鼓励他多做坏事。但是,穷奇也有为善的一面。在一种称为“大傩nuó”的驱鬼仪式中,有十二种吞食恶鬼的猛兽,称为十二神或十二兽,穷奇就是其中之一。
中国古代凶兽之八:饕餮(tāo tiè)传说轩辕大战蚩尤,蚩尤被斩,其首落地化为饕餮。山海经有云,“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 páoxiāo,是食人”。形状羊身人面,眼睛长在腋窝下,长着老虎一样的牙齿,人一样的手,声音如婴儿,吃人。传说它是“龙生九子”的九子之一。饕餮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太多,最后被撑死。它是贪欲的象征。
中国古代凶兽之九:犼(hǒu)犼是一种战斗力很强的凶兽,传闻犼是龙的天敌,由此可见一斑。犼,又叫蹬龙,一种全身缭绕火焰,似马又似狗的凶兽,传说其乃是龙族的克星,好食龙脑,民间甚至有“一犼可斗三龙二蛟”之说。书上有云:东海有兽名犼,能食龙脑,腾空上下,鸷猛异常。每与龙斗,口中喷火数丈,龙辄不胜。形类马,长一二丈,有鳞片,浑身有火光缠绕;会飞,极其凶猛。
七、山海经三大凶兽?
蓝翼海龙兽、裂海玄龙鲸、夔牛,出自《蛮荒记》等小说。
原文是大荒三百零八年,来自南海的神秘少年神农,以木剑击杀三大凶兽之一裂天兕。关于其威力,亦有原文为证:珊瑚独角兽乃是三百年前现身大荒的十大凶兽之一,出现时倾灭十八城,长江泛滥,百姓颠沛流离。
八、山海经上古排名第一凶兽?
排名第一白泽是祥瑞的象征,可以让人逢凶化吉的神兽。白泽可以说人话,可以通晓万物的情感,浑身雪白,代表着纯洁。而白泽图也被民间的老百姓挂在家中的墙上,以此来驱逐鬼怪。白泽甚至已经出现在了某些人的名字当中,这都是代表了白泽地位的崇高
发布于:2024-03-27,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