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名山是哪五大山?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一、五大名山是哪五大山?
五大名山简称“五岳”,是远古山神、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它们是:
东岳泰山(1532.7米),位于山东泰安市;
西岳华山(2154.9米),位于陕西华阴市;
南岳衡山(1300.2米),位于湖南衡阳市南岳区;
北岳恒山(2016.1米),位于山西浑源县;
中岳嵩山(1491.7米),位于河南登封市。
拓展资料
五大山是我们中国的五大名山,在中国旅游景区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古代,有很多诗人墨客都会为其赋诗一首,比如:杜甫就曾为泰山谢啦一首<<望岳>>诗: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二、中国上古三大山?
昆仑山
昆仑山,又称昆仑虚、中国第一神山、万祖之山、昆仑丘或玉山。亚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全长约2500公里,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昆仑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古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
古代神话认为昆仑山中居住着一位神仙“西王母”,人头豹身,由两只青鸟侍奉。是道教正神,与东王公分掌男女修仙登引之事。
中国三山
天山
天山自古以来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西亚联系的重要通道,托木尔峰东部南、北木扎尔特河谷,便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支线。西汉时,细君公主、解忧公主下嫁乌孙王,即通过此道。驰名中外的唐代佛僧玄奘,公元629年去印度取经也经过这里。他在其《大唐西域记》中对托木尔峰分水岭一带的惊险环境曾进行了生动的描述。据传“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登上天山博格达峰,并在此会见当时西来传道的长春真人丘处机。唐太宗时还在博格达峰下设过“瑶池都护府”,管理天山地区。
清朝乾隆年间,新疆都统明亮曾登博格达峰和天池一带,勘察地形,开山引水,并在天池渠口附近立石碑纪念此举。在天池附近还有不少名胜古迹,过去这里曾经建立过十几座古刹,清乾隆年间曾在此修建过福寿寺,因用青砖铁瓦建造,又称“铁瓦寺”。天池西面还有东岳庙遗址,池下有无极观。这些名胜古迹,又为天山增添了诱人的魅力。
中国三山
长白山
长白山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山海经》称不咸山,北魏称徒太山,唐称太白山。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长白山(狭义),是东北第一高峰,号称“东北屋脊”,位于今日中国吉林省和朝鲜两江道三池渊郡。广义的长白山是指长白山脉,是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绵延上千公里的一系列山脉,横亘于中国的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的东部及朝鲜两江道交界处,狭义上的长白山则单指其主峰长白山,长白山脉的最高峰为朝鲜界内的“将军峰”(原名白头峰),海拔2750米,为长白山脉最高峰;在中国一侧最高的则是白云峰,海拔2691米,为中国东北第一高峰。长白山天池,现已作为重要景观,成为长白山旅游的一大看点。
三、道家的七十二福地指的分别是哪里啊?
洞天福地,道教所划分七十二处名山洞府福地,
其间多得道成仙之所。
地肺山——在江宁府句容县界,昔陶隐居幽栖之处。
盖竹山——在衢州仙都县,真人施存治之。
仙磕山——在温州梁城县十五里近白溪草市,真人张董华治之。
东仙源——在台州黄岩县,属地仙刘奉林治之。
西仙源——亦在台州黄岩县峤岭一百二十里,属地仙张兆期治之。
南田山——在东海东,舟船往来可到,属刘真人治之。
玉溜山——在东海近蓬菜岛上,多真仙居之,属地仙许迈治之。
青屿山——在东海之西,与扶桑相接,真人刘子光治之。
郁木洞——在玉笋山南,是萧子云侍郎隐处。
丹霞山——在麻姑山,是蔡经真人得道之处,到今雨夜多闻钟磬之声,属蔡真人治之。
君山——在洞庭青草湖中,属地仙侯生所治。
大若岩——在漫无边际州永嘉县东一百二十里,属地仙李方回治之。
焦源——在建州建阳县北,是尹真人隐处。
灵墟——在台州唐兴县北,是白云先生隐处。
沃洲——在越州剡县南,属真人方明所治之。
天姥岭——在剡县南,属真人魏显仁治之。
若耶溪——在越州会稽县南,属真人山世远所治之。
金庭山——在庐州巢县,别名紫微山,属马仙人治之。
清远山——在广州清远县,属阴真人治之。
安山——在交州北,安期生先生隐处,属先生治之。
马岭山——在郴州郭内水东,苏耽隐处,属真人力牧主之。
鹅羊山——在潭州长沙县,娄驾先生隐处。
洞真墟——在潭州长沙县,西岳真人韩终所治之处。
青玉坛——在南岳祝融峰西,青乌公治之。
光天坛——在衡岳西源头,凤真人所治之处。
洞灵源——在南岳招仙观西,邓先生所隐地也。
洞宫山——在建州关隶镇五岭里,黄山公主之。
陶山——在温州安国县,陶先生曾隐居此处。
皇井(三皇井)——在温州横阳县,真人鲍察所治处。
烂柯山——在卫州信安县,王质先生隐处。
勒溪——在建州建阳县东,是孔子遗砚之所。
龙虎山——在信州贵溪县,仙人张巨君主之。
灵山——在信州上饶县北,墨真人治之。
泉源——在罗浮山中,仙人华子期治之。
金精山——在虔州虔化县,仇季子治之。
阁皂山——在吉州新淦县,郭真人所治处。
始丰山——在洪州丰城县,尹真人所治之地。
逍遥山——在洪州南昌县,徐真人治之地。
东白源——在洪州新吴县东,刘仙人所治之地。
钵池山——在楚州,王乔得道之处。
论山——在润州丹徒县,是终真人治之。
毛公坛——在苏州长洲县,属庄仙人修道之所。
鸡笼山——在和州历阳县,属郭真人治之。
桐柏山——在唐州桐柏县,属李仙君所治之处。
平都山——在忠州,是阴真君上升之处。
绿萝山——在朗州武陵县,接桃源界。
虎溪山——在江州南彭泽县,是五柳先生隐处。
彰龙山——在潭州澧陵县北,属臧先生治之。
抱福山——在连州连山县,属范真人所治处。
大面山——在益州成都县,属仙人柏成子治之。
元晨山——在江州都昌县,孙真人、安期生治之。
马蹄山——在饶州鄱阳县,真人子州所治之处。
德山——在朗州武陵县,仙人张巨君治之。
高溪蓝水山——在雍州蓝田县,并太上所游处。
蓝水——在西都蓝田县,属地仙张兆其所治之处。
玉峰——在西都京兆县,属仙人柏户治之。
天柱山——在杭州于潜县,属地仙王柏元治之。
商谷山——在商州,是四皓仙人隐处。
张公洞——在常州宜兴县,真人康桑治之。
司马梅山(司马悔山)——在台州天台山北,李明仙人所治处。
长在山——在齐州长山县,毛真人治之。
中条山——在河中府虞乡县,赵仙人治处。
湖鱼澄洞——在西古姚州,始皇先生曾隐居此处。
绵竹山——在汉州绵竹县,琼华夫人治之。
泸水——在西梁州,仙人安公治之。
甘山——在黔南,宁真人治处。
[王晃]山——在汉州,赤须先生治。
金城山——在古限戍,又云石戍,是石真人所治之处。
云山——在邵州武刚县,属仙人卢生治之。
北邙山——在东都洛阳县,属魏真人治之。
庐山——在福州连江县,属谢真人治之。
东海山——在海州东二十五里,属王真人治之
四、道家的昆仑山,究竟是什么地方?
昆仑山在神话中有崇高的地位,在中国道教文化里,昆仑山被誉为“万山之祖”,也是“万神之乡”。《山海经·海内西经》说,它是海内最高的山,在西北方,是天帝在地上的都城。
昆仑山方圆800里,高达七八千丈。上面长着一种木禾,高四丈,粗够五个人合抱的。山的每一面有九口井,每口井都用玉石(按:古人所说玉石,并不是现代指的真正的玉,即优质石)作栏杆。每一面又有九道门,每道门都有开明兽在那里看守着。开明兽是位半人半兽的神,身躯有一只虎那么大,九个头,长的都是人面,向着东方,立在昆仑山上。昆仑山是百神所在的地方。
昆仑山与古代的夏、周、羌几个民族的活动都有联系,在古代神话中的地位,类似于希腊神话的奥林匹斯山。
《山海经》提到过几十座山,昆仑山雄踞为冠。它作为天帝的都城,自然为天帝所统治。据说,这位天帝便是黄帝。黄帝派去管理昆仑山的神叫陆吾,也是半人半兽形,人的面孔,虎身虎爪,长了九条尾巴。(见《西山经》)民间神话中昆仑山上的主角是穆王,他乘坐八匹马拉的车子与西王母为爱而相会。周代穆王继位时已经50岁了,在位55年而崩,是古代的长寿帝王。也许因为他长寿,后世便有周穆王游行四海,见到了帝台的西王母;有的说穆王西巡,有偃师求见,有的说他与西王母一同成仙而去等等。
昆仑神话是中国神话的主体部分。昆仑山传说有一至九重天,能上至九重天者,是大佛、大神、大圣。西王母、九天玄女均是九重天的大神。典籍记载,西王母在昆仑山的宫阙十分富丽壮观,如“阆风巅”、“天墉城”、“碧玉堂”、“琼华宫”、“紫翠丹房”、“悬圃宫”、“昆仑宫”等。
中国上古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很多都与昆仑山有关,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其具体位置在哪里?很多人认为是在青藏高原的山脉,如昆仑山(现在的昆仑山)、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等种种说法,问题是青藏高原的山脉平均海拔5 000-6 000米,气候寒冷潮湿,空气稀薄,终年有不化的高原冻土层,不适合发展农业。
一些记载
《山海经·大荒西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
《山海经·西次三经》: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
《山海经·海内西经》: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
《水经注》:“昆仑墟在西北,三成为昆仑丘。
《昆仑记》曰: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是谓太帝之居。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
《外国图》又云:从大晋国正西七万里,得昆仑之墟,诸仙居之。数说不同。道阻且长,经记绵褫,水陆路殊,径复不同,浅见末闻,非所详究,不能不聊述闻见,以志差违也。
发布于:2024-03-23,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