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字辈顺序?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8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一、谢家字辈顺序?
四川省谢氏字辈
1、安岳县
1)城北谢大珍、谢大椿,通贤谢大荣、谢大士,鸳大镇杨塘村支系字辈:甫寿添文伯,友志兴廷卿;应时恩大永,懋学上匡君;宗诏垂裕远,先德作求长;成规常守绪,迹代自遐昌。
2)黄桷乡支系字辈:积德文清思,汝正尚绍朝;光明良道大,永子立恒高;至身荣贵仁,心自懋昭家,家声及弟远,克济显宗祧;国泰民康乐,万方颂唐尧;勤谨创鹏程,诗书启后昆。
3)兴隆谢大亮、谢大胜,建华谢大贤支系字辈:受庆子庆,思正良仁,议继文大,一国兴让,天明永昌,光应宗绍,秀启元芳,荣华富贵,世代延长。
4)天林镇、南勋乡谢大鹏、谢大鹍支系字辈:大天荣景,国太文士,宏开长元,良光定永明,德世宗昌。
5)双龙街支系字辈:公仁福志文,永远宗祖光;朝庭思才学,国正显忠钦;绍义尊崇久,发达保乾坤;馨香传世泽,起俊心昌荣。
6)双龙街支系字辈:文尚三楚永,成尧舜天星;巾帼振荣耀,方能到朝庭;忠孝仁义广,爵禄福寿增;世代栋梁材,宝树放毫光。
7)龙台镇龙西乡支系字辈:道明宗应国,守三君字诚,心绍先世期,家积德广厚。
8)长河扁、民主乡支系字辈:兴国再成开恩道,永守佐定保朝庭,德胜长光世代远,忠孝传家子昌荣。
9)石羊镇支系字辈:楚汉一子天荣,景国太文士鸿,开长元良光庭,永明德仪宗昌。
10)合义乡支系字辈:廷承良承,荣先维继述,裕后乐英贤;秩序本天定,彝伦在仁全;玉树又迪起,芝兰更相传,家乘恪遵守,祥发永延年。
11)忠义、合义、高屋等乡支系字辈:廷承文益子,昌元盛维世,怀明肇正宗,邦国宏开名,以振乾坤悠,定德之隆。
12)忠义、合义、两板桥等乡;以及大足县石笋沟、铁山镇、多宝镇支系字辈:廷承登仕三世文,昌开良仁国正方,元永宗善能明荣。
13)元坝镇,荣昌县十列乡支系字辈:大天启忠良,蝠羽永康宁;世代承先德,光远应长春。
14)江口,始祖谢兆吉,字辈:国正天心顺 观先世德昌 永传维孝友 科甲显书香。朝阳、岳源、镇子乡支系字辈:国正天兴顺,官清民自安,礼义诚德华,忠孝显良贤。
15)民主乡支系字辈:子明世怀永,国正天兴顺,常春先培本,荣华富贵根。
16)文明乡支系字辈:子明世怀永,国正天兴顺,文章炳耀爵,厚禄增朝佑,崇震基业丕金。
17)天马乡支系字辈:崇高天敦厚,圣良文事元;德泽荣宝树,官清民自安;富贵千古享,福禄万代兴。
18)白塔乡支系字辈:茂友惠秀应,开明庭国家,昌达世代荣,发仁义道德,玉树克孝。
19)朝阳、城西、永顺乡支系字辈:国正天兴顺,朝庭懋德昌,明良真美庆,孝敬显文章。
安岳县和潼南县合族联宗【安岳县新编谢氏家族字辈】:玄昆尊祖训,立公树清名;邻友诚相敬,法严品端行,邦交和为贵,科技登高精;惠泽育英俊,业盛全族兴。
20)四川省安岳县:臣鼎宗祖 正大光明 福荣贵显 移国尚兴 天开文胜 积朝永运。
21)四川安岳谢氏,字辈: “均药朱志宗,法梅佐右晨;居淑沐昌钦,永世发达盛;到珍培德天;举得石流芳”。
2、成都市
1)谢逢春支系,尊俊升公、俊魁公为入川始祖字辈:文达君廷,学道光明,家兴贤才,永世昌荣
2)谢延仲支系,入川始祖延仲公。字辈:宣义福仲俊,通延孔衮嘉,希文绍延德,浩佳永庆国,君春兰茂盛,映朝升忠孝,和顺礼知信,谨慎恭敬佑襄兴
3)谢茂春支系,在大面镇五星村,始祖茂春公、可来公、满公三兄弟,新定字辈。
字辈:正兴(福)家道昌,盛顺世泽长,国清才子贵,民昭有风光
4)谢登楞支系,入川始祖谢登楞,长房光波、幺房光海,尊寿七公为始祖,尊登楞公为入川始祖。字辈:大长房光波公房如下
寿福仲用廷,谢天德遵登,光锡元文兆,其枝大有荣,应运昌明泰,祖开宗若贤,承恩芳华永,玉树家声传。
5)谢敏周支系,如祖谢敏周有三个儿子,再山、福、山,入川前在广东的字辈:复延丕泰景,达绍恩泽庭、兰藩衍永玉枝奕世芳云开、罗列宿银界焕文章。入川后字辈:腾云开泰蛟龙通海下乾坤,文德安帮武治国,宗功远庆发万家。
改字辈由谢开怀,谢泰安、谢泰君三君研究而改,还提供了贾家场钟家山砖子全居住谢姓字辈如下:
周圣士风,先世芳云,居仁由义,其德克明,缘开孝道,礼绍朝庭,传家有法,志在贤能,常存天性,可以文学。
6)四川成都大坟包谢家,始迁祖谢子越,携家及侄儿佛嗣,从广东迁四川。蜀谱排行字辈:子上元学,重君益世,芳惠直声,冀永承继。(此支已找到先祖!)
7)成都华阳(双流县),始祖:谢复林,谢姓字辈排行:复绍延德振、恩光发九重、荣华长富贵、万事庆兴隆。
8)四川华容县城谢氏,尊奠成为华、松、澧谢氏一世。合立新派:上绍祖先志,代承圣朝光,家传正学体,盈庭庆隆昌。续派:福寿长生乐,诗书永世香,修身全孝道,华国有文章。
9)四川华容护城治湖谢氏,始迁祖云阶公('士'字派),派语:纯懿延吉士,孝友显家声,克绍儒修粹,召宣至道新。
10)四川华阳永安:同宗继祖盛南邦,从守先模作俊良,中正懋修全秉受,亮恭班效佐朝章,恒培芳树堂阶映,高振鸿仪海宇飏,开定徽言登会纪,贤嗣兴起卜延长。
11)四川金堂城厢甘泉乡,入川祖福晟公。字辈 :大圣皇王 天庭君正 福国道衍,文运维新,贤才继武,豪俊宾兴,冠裳爵起,科甲联升,源光炽奇,世代荣旌.
12)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太平镇:国全恩祥成,应开文明正,兴发洪光生,永远荣嘉庆,祖德丰功盛,福禄旺门廷,耀武建奇勋,万代中华行。
3、绵阳市,字辈为:均药朱志宗,法梅佐右晨;居淑沐昌钦,永世发达盛;到珍培德天,举得石流芳。
4、荣县
荣县始祖谢隆福,字辈:永世仁德茂,久远益传芳,敏达英才显,琼琳佩玉堂。
荣县字辈:九文陞朝維国凰鹏世鉊金玉春芳富贵荣华禄有旺正义德泽永兴隆
5、三台县
四川三台古井镇新建三村谢氏,始祖:谢明儒(有墓为证)。字辈为:明乃昭佑奇,国正天兴顺,官清民自安,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6、遂宁市
1)四川遂宁谢氏祖上字辈为:正大光明,三魂齐廷,发祥毕远,世代昌云。
2)四川遂宁字辈:子大生明,春光绍启,务本元成,思高志远,得厚鸿昌……
3)遂宁字辈:……文应千春发;刚常百世昌;祖德流芳远,宗公配泽长。……
四川遂宁字辈:子大生明春光绍启务本元成思高志远得厚鸿昌……
7、仁寿县
四川仁寿谢氏字辈是:国成正光绍宗基,品立才全奕世齐;荣恩锡受天家禄,芳名香蔼映华胥。
8、射洪县
四川射洪县字辈:……林天仕正桂,春朝国太兴;……
9、营山县
四川营山字辈:文时正大,尚忠明国,朝廷家仕,永兴吉昌,先德远扬,启贤安邦,才志书礼,万代荣祥。
10、中江县
1)四川中江县谢氏祖籍启祖祖昌、妣梁氏所生五子:玄霖、玄压、玄拱、玄贵、玄相至后世人多,字辈:荣先维继述,裕后乐英贤,秩序本天定,灵伦在人全;玉树又迪起,芝兰更相传,家乘恪遵守,祥发永延年。
2)中江县兴隆镇银河村辈份是:天大正国长,立世永忠良,三公德明绍。
11、彭州市
隆昌县其字辈为:公廉洪福大,富贵乐长春,忠厚传家远,诗书玉后坤。
12、岳池县
1)四川岳池一带的谢姓字辈: “世泽钟灵运,宽仁德义长,玉树延先绪,荣华万代昌”。字辈合为:天国朝嘉有,永茂芳平治;世泽钟灵运,宽仁德义长,玉树延先绪,荣华万代昌。
2)岳池县兴隆镇的谢姓字辈排序:山上云登 道法国正 金师大元 家邦永兴 诗书善继 永乐独行 。。。。。。
3)岳池杜家狮子坡字辈:世开文元 刻大永昌 朝廷中正 家国平良
13、邻水县
1)邻水县一世始祖谢富德,字辈。四川邻水按字辈传承:富贵荣华福泰昌,智慧祖宗万世天;高明广大正纲常,功烈建勋标朝彰;上思嘉登文武略,尧舜贤臣辅寰匡;九锡膺耀乾坤升,佩玉效忠佐君良;挺宰权衡贺御极,海宇同辉绍余香。
2)邻水县始祖:谢惟兴,始迁祖:谢宣义,字辈为: 惟汉政太安(宣)宣应梦再世,添子帮吉定,友仁嘉尚志,永宜继宗荣,显耀光祖德,忠孝啟兹闲,文武守道义,诗礼万代传。(此支已找到先祖!)
14、筠连县
1)筠连县,始祖逢春,入川祖尔方、尔阳,字辈:尔、君、维、仕、再、廷、光、天(仲)、元(成)、国(明)、正、永(东)、朝、昌。
2)筠连县大雪山镇、伍德乡、云南彝良县柳溪乡,入川祖谢仁翁、谢义品、谢镒万,乾隆丙寅年入川,字辈:天尚(常)言大(达)家(嘉),一(镒)维明顺足(趣),永远世载(再)兴。
3)筠连县大雪山镇,字辈:国自元登正怀文应顺仕端强
4)筠连县巡司镇、武德乡,字辈:永远国安帮,世代普朝廷,开大德,天自起红光
5)筠连县蒿坝镇,入川祖谢思朝,字辈:永明正大,思立邦家,上帝多召,国福荣昌。
6)筠连县城北,字辈:仙道闻国政,天开世运恩,元金思大盛,朝廷祖宗兴。
15、武胜县
现四川武胜、重庆合川、永川、大渡口、九龙坡一带字辈:得之违邵节,无以不成廷,金玉彦文必;景伏海思忠,君子有三尊;兴仁征国瑞,合修肇南方;惠值声闻远,藩宣世泽长;佐慈毓哲辅,立学茂贤良;尚克光先德,用期久发祥。
16、巴中市
1)巴中县支系:四川巴中县的谢氏始祖:谢庙佾(有墓为证),字辈:
昌隆立大春,元珠安定友,华章光上国,道学启鸿儒,玉树垂芳远,庭芝发秀英。
2)巴中县七条路、恩阳、和平支系:文星登开,复国有怀,家宝光大,树枝子才。承先耀华,栋梁安泰,中兴伟任,德泽世代。
3)四川省巴中恩阳、和平字辈:文星(单)登开,复国有怀,家宝光大,树技子才。
续:承先耀华,栋梁安泰,中兴伟任,德泽世代。
4)巴中圈塘湾字辈:山林听文章,开花福寿长,诗书笛礼乐,学校必登堂。
5)巴中白山乡字辈:宗祖荣仁廷,文章万世兴,诗书昭德远,善守继先声。
6)巴中玉井字辈:宇宙应世文,昌隆立大春,元球安定友,宗庙永兴崇。华章光上国,道学起鸿儒,玉树垂芳远,廷芝发秀英,繁萱益复厚,慧质令各传,文武成功肃,南邦是以延。
17、南充市
1)四川南充谢氏支系,其字辈:同宗继祖盛南邦,从守先模作俊良;中正懋修全秉受,亮功班效左朝章。恒培芳树堂阶映,高振宏义海宇扬;开定徽言登会纪,贤祠欣起卜延长。
2)四川南充南陪县:寺少山元,洪文广达
3)仪陇县柳桠。永星。永乐。金城字辈:国正天元相.君明世自安.仁和增吉庆.帝道御江山,祖德青雲露.宗功月贵攀.昌隆傳历代.永继葛先班.超群倫拔悴.积善復冠赞.声信必行受.福克思朝万。
18、仪陇县仪陇县支系字辈:祖德辉宝树,清远耀东山。隽彦怀灵运,懋功肇先贤。
19、叙永县,始祖谢贵公,后人奉为本支入川始祖。字辈为“贵从朝里正,仕占文登天,学至圣贤启,万(世)代永兴隆'。自园公继拟排行:洪联先兆汝,国治应在廷,良中方跃懋,恩锡广昌荣。圣林、贤昭、贵灯等继拟排行:康乐光明远,玄功德其生,九洲凡顺道,欣茂家鹏程。
20、简阳县,支系字辈:桥…兴…天,予正洪文登,单名即登次,泽廷光显大,应有绍良承,漙兆崇先志,欣明万世兴,超宗维盛达,长发启祥英。
21、犍为县,犍为始祖从孝感市入川,一世祖谢自法,字辈:自天世国 文洪永相 正大光明 楚荣从学 汉策统纯 诗书克俊 启迪超群 玉树鼎伟 胜德延程 邦昌家治 继凤绍灵 兰芳源远 万代长春
22、蓬安县,蓬安县支系字辈:英才相继美,燕水源流长,学培德为本 用世克昌邦,人文乘景运 玉树衍祥光,诚信守正道 孝义贵宏扬,友善寓吉庆 和平兆安康,敬宗绍先志 贤明泽万方。
23、南部县 湖北孝感市麻城县人,字辈:登锡庭瑞仕绍家祥克纪龙昌,三如德映友洪文兴旭正家邦。
24、万源,字辈:益仕永兴隆,长春云庆日,辅国佐朝廷。
25、內江,字辈:國正大元相,君明世自安,仁和增吉慶,帝道禦江山,祖德青雲路,宗功月桂攀,超群能拔萃,積善服冠簪,昌隆傳曆代,承繼謁先班。
26、平昌县
龙岗乡谢氏宗族字辈:永宁继宗振,兴仁征国瑞 ,合续盛南方,惠直声闻远,蕃宣世泽长,佐(慈)时毓哲辅 , 立学茂贤良,尚翼光先德,用期久致祥
27、珙县三槽乡、珙县上罗镇,入川祖谢学信、谢学万,字辈:学国政天兴应家和世德勋。
28、宜宾县
1)宜宾县入川祖谢文现,字辈:文福青德,朝廷国家,光明正大,祖宗一堂。
2)宜宾县厥溪镇、屏山县真溪镇、王场乡、古柏乡、高场镇等地,远祖逢春,入川祖锦志、锦相,字辈:锦、文、兰、玉、和、光、应、泽、兴
29、达州市
1)宣汉县三墩乡大窝塘字辈:
文春登三国,朝廷世上传,乾坤刚常重,历代有本源,尧舜得昌荣,富贵啟祯祥。
2)宣汉县三墩乡桑树坪字辈:
文春生三国,朝廷世上传,宝树家祥远,议方德泽延,昌明开景运,安帮紹连贤,大喜光宗庆,忠孝永存先。
3)宣汉县渡口乡谢家山字辈:
良民朝文道,万世廷德昌,祖吉荣华美,福錄正乾坤。
4)宣汉县樊哙乡大磨坪字辈:
文武定朝全,啟能乾坤大,仁方思道宏,忠孝永存发,荣华增光辉,长显宝树家。
5)宣汉县龙泉乡打坪溪字辈:
师应儒元祖,忠延永仁昌,文明姚顺世,维爱子贤良,修德鸿金济,克家玉福祥,荣华富褣树,美英提钱光。
6)宣汉县樊哙乡洋河湾字辈:
子世仕以朝,廷尚相国臣,久富永泽远,宏隆照月明,扬云传四海,春腾必献文,开字还应喜,本科定华英。
7)宣汉县三墩乡茅坪字辈:
文章开花入城市,云正乾坤斗显,麟趾震声化玉龙,
1)宣汉县三墩乡龙王寨字辈:
廷本喜浩福,呈延上万宗,天开金玉贵,朝秀显?昌,国正贤有道,连升大文章,润代?光耀,应源振家兴。
8)宣汉县樊哙乡、三墩乡的岔口湾、古峰寺字辈:
文章开化显,书相地仕贤,兰桂藤芳秀,富贵万世传,才学登高品,发达万代年。
9)宣汉县黄龙乡字辈:
阶起朝云君,孟文思袁永,开兴国选民,历树保长荣。
10)宣汉县王家乡字辈:
国儒登洪廷,福忠正大成,永世光明月,达道主太平,
11)达县盘石乡谢家坝字辈:
名山佳国应,方生有王成,思帮家万世,富贵得长春。
12)宣汉县入川祖谢文秀之子谢春吉,字辈:文春登三国,朝廷世上传,乾坤刚常重,历代有本源,尧舜得昌荣,富贵启祯祥。
30.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及盐源县
启正登思如,再招良贤秀,福禄盛世德,三元定乾坤,永远朝宗。
31.四川省通江县瓦室镇:申佰自鲜封,该生玉树龙,超宗义有凤,万仕送文学
32.四川省开江县新街乡:天玉世泽德远兴 中开元良光代运 学成正士应朝廷
二、全国有哪些著名的道教胜迹和宫观?
道观是道士修炼的地方。道观也是人们避开嘈杂的城市,返璞归真,修身养性的地方,在中国有二十个有名的道观。
1.鹿邑太清宫
鹿邑太清宫位于鹿邑县城东十里的太清宫集,据说为老子的诞生地。据史志记载,东汉延熹八年(西元165年),桓帝刘志派中常侍管霸前来创建,始名老子庙。唐祖武德三年(西元620年),李渊为了便于对天下的统治,抬高自己家族地位,就听从吉善行的建议,认老子为祖宗,派人在汉老子庙的基础上予以扩建,规模如京城王宫,做为皇室家庙。
鹿邑太清宫
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唐高宗李治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并增建“紫极宫”、“太清楼”,改庙名为“玄元庙”。到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又册封老子母为“先天太后”,在汉李母庙的基础上,扩建成洞霄宫,位置在太清宫北一里。至玄宗李隆基时,太清宫又有增建,规模达到鼎盛,占地八顷七十二亩,周围四十里,宫内建筑排列有序,琼楼玉宇,金碧辉煌。 太清宫称前宫,洞霄宫称后宫。前宫祀老子,后宫祀李母。两宫中隔一河,河上有桥。河名“金水”,桥称“会仙”。唐开元年间,玄宗皇帝又亲朝太清宫,为老子上尊号“大圣祖高上金阙天皇大帝”,改庙名为太清宫,又亲手为五千言《道德经》作注,刻石立于太清宫。该碑至今犹存,和太清宫及其所余历代碑刻一起,于八六年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01年又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唐一代,皇室常驻五百军士镇守太清宫。
2.终南山楼观台
终南山楼观台号称'天下第一福地',是我国著名的道教胜迹,位于西安市周至县东南15公里的终南山北麓,风景幽美,依山带水,茂林修竹,绿荫蔽天,古籍赞美它:'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名。' 楼观台既有周秦遗迹、汉唐古迹,又有山青水绿的自然风光:古迹主要有老子说经台、尹喜观星楼、秦始皇清庙、汉武帝望仙宫、大秦寺塔以及炼丹炉、吕祖洞、上善池等60余处;自然风光以森林见长,这里山岭倚山背水,茂林修竹,融自然人文于一体,是人们避暑度假的理想之地。其中老子墓、大秦寺塔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终南山楼观台
3.龙虎山天师府
天师府位于贵溪上清镇,临清溪,为历代张天师起居之地,原建于龙虎山脚下。北靠西华山,门临沪溪河,面对琵琶山,依山带水,气势雄伟。占地3万多平方米,建筑辉宏,尚存古建筑6000余平方米,全部雕花镂刻,米红细漆,古色古香,一派仙气(被历史上门许多皇帝赐号“宰相家”“天真人府”,尊为道教祖庭。
龙虎山天师府
4.青城山常道观
据文献记载,天师洞原址为黄帝祠,东汉时张道陵曾在此修行,被奉为天师道的创始人,故称天师洞。隋大业年间(605-618年),改名延庆观。唐朝时改称常道观。唐开元年间(713-741年),常道观一度被佛教占用,改为寺庙,唐玄宗手敕,令归还道士,观中现存有唐玄宗手诏碑。宋时曾称昭庆观,现仍延用唐名,俗称天师洞。
天师洞现存建筑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一1722年)中叶,由住持陈清觉主持修建。1980年以来,青城山道教,青城山常道观协会又筹资对天师殿、三清殿、黄帝殿、上茅庵及山门、道舍、斋堂等进行了全面维修,重塑神像,使千年古刹焕然一新;为青城山水增色。常道观的整个建筑群占地面积72加多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5749平方米。整个宫观依山势分布在白云溪与海棠溪之间的山坪上,庄严的殿堂与曲折环绕的外廊,随地形高低落,把殿宇楼阁连成一片,四周峭壁陡岩,群山拱揖,浮岚翠,真是“干崖迤逦藏幽胜,万树凝烟罩峰奇。”宫殿金碧辉的建筑与自然山水交相映衬,分外幽雅。
青城山常道观
5.北京白云观
道教全真道派十方大丛林制宫观之一。位于北京。始建于唐,名天长观。金世宗时,引大加扩建,更名十方大天长观,是当时北方道教的最大丛林,并藏有《大金玄都宝藏》。金末毁于火灾,后又重建为太极殿。
丘处机赴雪山应成吉思汗聘,回京后居太极宫,元太祖因其道号长春子,诏改太极殿为长春宫。及丘处机羽化,弟子尹志平等在长春宫东侧购建下院,即今白云观,并于观中构筑处顺堂,安厝邱处机灵柩。丘处机被奉为全真龙门派祖师,白云观以此称龙门派祖庭。今存观宇系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重修,有彩绘牌楼、山门、灵官殿、 玉皇殿 、老律堂、 邱祖殿和三清四御殿等。1957年成立的中国道教协会会址就设在白云观。道教全真第一丛林——北京白云观位于北京西便门外,是道教全真三大祖庭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学院和中国道教文化研究所等全国性道教组织、院校和研究机构先后设在这里。白云观也是“文革”中北京很少没被破坏的寺庙之一。
北京白云观
6.成都青羊宫
青羊宫,川西第一道观,坐落在成都西南郊,南面百花潭、武侯祠(汉昭烈庙),西望杜甫草堂,东邻二仙庵。相传宫观始于周,初名“青羊肆”。据考证,三国之际取名“青羊观”。到了唐代改名“玄中观”,在唐僖宗时又改“观”为“宫”。五代时改称“青羊观”,宋代又复名为“青羊宫”,直至今日。
宫内保藏有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所刻《道藏辑要》经版,共一万三千余块,皆以梨木雕成,每块双面雕刻,版面清楚,字迹工整,为当今我国道教典籍保存最完整的存板,是极为珍贵的道教历史文物。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既是青羊宫传统的庙会日,又是青羊宫历史悠久的“花会”日,届时宫内香烟缭绕,磬声悠悠,人如潮涌,宫外各种名花异卉争奇斗妍,流香溢彩,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成都青羊宫
7.成都鹤鸣山
鹤鸣山为中国道教发源地,属道教名山。位于四川成都西部大邑县城西北12公里的鹤鸣乡三丰村,属岷山山脉,海拔1000余米,北依青城山(约 30公里),南邻峨眉山(约120公里),西接雾中山(约10里),足抵川西平原,距成都约 70公里。因山形似鹤、山藏石鹤、山栖仙鹤而得名,为古代剑南四大名山之一。
鹤鸣山又称“鹄鸣山”,系邛崃山脉东麓青城山区的南侧支峰,与道教著名胜地青城山天师洞相距仅三十公里。这里山势雄伟、林木繁茂,双涧环抱,形如展翅欲飞的立鹤;景区内松柏成林,苍翠欲滴,山涧溪流,泠然有声,是著名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
成都鹤鸣山
8.泰山岱庙
岱庙,坐落于山东省泰安市区北,泰山的南麓,俗称“东岳庙”。它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为道教神府,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
岱庙城堞高筑,庙貌巍峨,宫阙重叠,气象万千。岱庙创建于汉代,至唐时已殿阁辉煌。在宋真宗大举封禅时,又大加拓建,修建天贶殿等,更见规模。其建筑风格采用帝王宫城的式样,周环1500余米,庙内各类古建筑有150余间。岱庙与北京故宫、山东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古建筑群。
泰山岱庙
9.嵩山中岳庙
中岳庙即指嵩山中岳庙,位于河南嵩山南麓的太室山脚下,距河南省登封市城东4千米。它背倚黄盖峰,面对玉案山,西有望朝岭,东有牧子岗,群山环抱,布局谨严,规模宏伟,红墙黄瓦,金碧辉煌。总面积11万平方米,为中州祠宇之冠,也是五岳中现存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河南省规模最巨、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如此宏大而又幽雅庄严的庙宇在全国也是罕见的,此为华夏文明圣地。
嵩山中岳庙
10.天津天后宫
天后宫位于天津古城东门外,始建于元代。由于当时海运漕粮,漕船海难不断发生,而天津是海运漕粮的终点,是转入内河装卸漕粮的码头,所以,元泰定三年(1326年),皇帝下令建天后宫(当时叫天妃宫),于天津海河三岔河口码头附近,供人们奉祀海神天后。水工、船夫、官员在出海或漕粮到达时,都向天后祈福求安。居家百姓没钱的也来求财,没儿的求子,有病的祈免病灾。这是古人无法克服海洋、江河险难而求助神灵的消极表现,也反映了苦难民众的古朴文化心态。一个天后便凝聚和抚慰着众人心。
天津天后宫
11.芮城永乐宫
永乐宫,又名:大纯阳万寿宫。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芮城县城北3公里的龙泉村东侧。永乐宫始建于元代,施工期前后共110多年,才建成了这个规格宏大的道教宫殿式建筑群。永乐宫是典型的元代建筑风格,粗大的斗拱层层叠叠地交错着,四周的雕饰不多,比起明、清两代的建筑,显得较为简洁、明朗。几个殿以南、北为中轴线,依次排列。特别是宫殿内部的墙壁上,布满了精心绘制的壁画,其艺术价值之高,数量之多,实属世上罕见。来到山西,自然不能放过去永乐宫欣赏元代壁画的机会。
芮城永乐宫
12.解州关帝庙
解州关帝庙被誉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神圣殿堂。解州关帝庙位于在山西运城市解州镇西关。北靠银湖(盐池),面对中条山,景色秀丽。解州东南10公里常平村是三国蜀将关羽的原籍,故解州关帝庙为武庙之祖。创建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宋,明时曾扩建和重修,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毁于火,经十余年始修复。现庙坐北向南,总面积1.8万多平方米,内外古柏苍翠,百花争艳。
解州关帝庙
13.沈阳太清宫
开坛传戒是太清宫的一大特征,据《太清宫丛林历史法略》载,自清代道光三年(1823)由孙抱一方丈开始于宫传戒至民国三十三年(1944),受戒弟子多达2000余人。现为中国道教重点开放宫观和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辽宁省道教协会与沈阳市道教协会所在地。
沈阳太清宫
15.苏州玄妙观
千年古观玄妙观座落在苏州古城中心,始建于西晋咸宁二年,据说这里曾是吴王阖闾的故宫,历经千年兴衰,公元一九九九年,玄妙观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整治。
玄妙观和观前街相得益彰,也正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道教文化,众多的文物古迹, 成为苏州著名旅游景点 。
苏州玄妙观
16.武汉长春观
长春观位于武昌大东门东北角双峰山南坡,黄鹄山(蛇山)中部,是我国道教著名十方丛林之一,为历代道教活动场所。称“江南一大福地”。观内崇奉道教全真派,以其创始人重阳祖师门人邱处机道号“长春子”命名。以纪念道教全真派北七真之一,龙门宗的创始人丘处机。丘处机,(公元1148年-1227,字通密,号长春子)在元军南下时“一言止杀“济世救民之劝德。始称“长春观”。
武汉长春观
17.武当山太和宫
道教著名宫观。在湖北省十堰市境内的武当山天柱峰山腰紫金城南天门外。建于明代永乐十四年 (1416),时有殿堂道舍等建筑五百一十间;现仅存正殿、朝拜殿、钟鼓楼、铜殿等。正殿额题“大岳太和宫”,殿内仅存真武大帝铜铸像及四大元帅、水火二将、金童玉女等塑像,殿门两侧各置铜碑一座,一是明代嘉靖二十九年(1550)敕建苍龙岭雷坛设金像之御碑,一是明代嘉靖三十一年(1552)遣工部左侍郎陆述等人致祭碑;殿前是朝拜殿,左右是钟鼓楼,钟楼内悬明代永乐十四年(1416)所铸造铜钟一口;殿前一岩,形如宝莲,故名“小莲峰”,上刻“一柱擎天”四字,并嵌有李宗仁游武当山之题诗碑刻,岩顶崇台之上置有铜殿一座,其高2.9米,宽2.7米,深2.6米,铸造于元代大德十一年(1307),原在天柱峰巅,明代永乐十四年(1416)移置于此,故名“转运殿”、“转展殿”。朝拜殿右下有清代改建的皇经堂。该宫整个建筑处于孤峰峻岭之上,殿字楼堂依山傍岩,结构精巧,布局巧妙,四周峰峦迭嶂,起伏连绵,烟树云海,气象万千。是武当山著名的道教宫观之一。
武当山太和宫
18.昆明太和宫
在云南省昆明市城东15里处的鸣凤山(又称鹦鹉山)。创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云南巡抚陈用宾命人仿湖北武当山太和宫内的铜殿式样铸造“金殿”供奉真武神像,又于殿外筑砖墙、城楼,宫门环护,故成太和宫。光绪《云南通志》载:咸丰八年(1858)毁于兵燹;次年绅士黄琮、褚光昌等重铸真武像;同治、光绪年间有续修。宫外有三天门,喻三清天;山脚至一天门有七十二级台阶。喻七十二地煞;一天门内有三十六级台阶,喻三十六天罡。宫内有棂星门、金殿、雷神殿、钟楼等建筑。钟楼内悬14吨重铜钟一座,铸于永乐二十一年(1423),高2.1米,口周长6.7米,声传四十里。雷神殿(现为陈列室)内有相传是真武大帝“伏魔制怪”的七星宝剑及平西王吴三桂使用过的铜制大刀,又有马、赵、温、岳四元帅及风、雨、雷、电四神并龟蛇二将塑像。
19.西安八仙宫
位于陕西西安东郊的万寿八仙宫是道教全真派十方丛林,传说八仙宫为唐时吕洞宾早期遇汉钟离”一枕黄粱”点破千秋迷梦而感悟成道之处。北宋时期在唐兴庆宫局部遗址初建了八仙庵。元、明、清各代屡次 翻修。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逃到西安避难,曾颁发1000两白银,命八仙宫道长李宗阳修建牌坊,并赐名“敕建万寿八仙宫”,“八仙宫”之名由此而来。悬于庵前门领之上。新中国建立后,当地政府数次拨款整修。
西安八仙宫
20.三清宫道观
三清宫初建于清朝康熙年间,重修于二十世纪90年代,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是四川达州火峰山唯一的一座道教宫观。三清宫因前殿供奉道教三位尊神——清微天玉清境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居中位,手执混元珠,象征天地未形、万物未生混沌状态时的无极);禹余天上清境灵宝天尊(又称天宝君,居元始天尊左侧位,手执如意之象,或半黑半白的“阴阳镜”,象征刚从无极状态中衍生出来的“太极”);大赤天太清境道德天尊(又称太上老君,居元始天尊右侧位,手执羽扇,象征由太极分化出的天地或阴阳“两仪”),故名。三清宫秉承达州三教合一的文化传统,兼修并蓄儒释道三教精华,以弘道利生为己任,推广道教文化,提倡道教养身,天人合一,自然和谐。三清宫是火峰山人文景观的集萃地,位于火峰山海拔596.6米的主峰,宫殿依山势而建,高度适中,视野开阔,斜坡舒缓、山崖陡峭、青松苍翠,环境宜人,景色秀丽,山脚有可泛小舟垂钓的湖泊,只有游览三清宫,才能发现道教文化在塑造三清宫的品性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发布于:2024-03-20,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