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名胜古迹的资料?

博主:mj160mj160 2024-04-05 02:20:52 66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一、关于中国名胜古迹的资料?

中国十大名胜古迹是指1985年由《中国旅游报》发起并组织全国人民经过半年多的评比,于当年9月9日评选出的万里长城、桂林山水、杭州西湖、北京故宫、苏州园林、安徽黄山、长江三峡、台湾日月潭、避暑山庄、西安秦陵兵马俑十个风景名胜区。这十个景区分布于中国南北东西各个区域,包括自然景观,历史建筑,人文景观和文物古迹等。

桂林山水位置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南岭山系的西南部,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为主要特点。桂林诸山虽都是石质山体,极少土质,但因为气候温和湿润,利于植物生长,加上桂林人非常注重石山绿化,故岩石缝隙间会顽强地生长出许多的灌木、乔木和藤类植物,将一座座石峰罩得严严实实的,显得青翠而富有生机。桂林是典型的岩溶地貌。桂林景色岩溶地貌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在流水的长年侵蚀下,一方面会形成各种奇形怪状的洞穴,并不断地改变着形态,另一方面又会生长出各种不同的石笋、石幔、钟乳石,两者构成了奇妙的岩溶洞穴奇观。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 杭州市市中心,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西湖处处有胜景,历史上除有“钱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和1985年评出的“新西湖十景”。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公理的园林风景区内,分布着主在风景名胜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30多处。概括起来西湖风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为胜。新西湖十景是1985年经过杭州市民及各地群众积极参与评选,并由专家评选委员会反复斟酌后确定的。

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故宫东西宽750米,南北长960米,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故宫的整个建筑被两道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外围是一条宽52米,深6米的护城河环绕;接着是周长3公里的城墙,墙高近10米,底宽8.62米。城墙上开有4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还耸立着4座角楼,角楼有3层屋檐,72个屋脊,玲珑剔透,造型别致,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

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呈垂直变化。同时由于北坡和南坡受阳光的辐射差大,局部地形对其气候起主导作用,形成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的气候特点。黄山还兼有“天然动物园和天下植物园”的美称,有植物近1500种,动物500多种。黄山气候宜人,是得天独厚的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

苏州园林有: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狮子林、怡园、沧浪亭、耦园、艺圃。[4]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

长江三峡:中国长江上游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简称三峡。是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也是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全长192公里,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

日月潭是台湾的“天池”,湖周35公里,水域9平方公里多,为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泊,也是全国少数著名的高山湖泊之一。

承德避暑山庄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山地气候,四季分明。冬天虽然寒冷,但由于四周环山,阻滞了来自蒙古高原寒流的袭击,故温度要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夏季凉爽,雨量集中,基本上无炎热期,是旅游避暑胜地。

关帝庙俗称武庙,位于避暑山庄丽正门西南侧宫墙外20米处,始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是中国唯一的皇家关帝庙。

秦陵兵马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前210年)陵墓的陪葬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之一。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在兵马俑一号坑址上建成的拱形展厅,设立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向中外广大旅游者开放。

二、与古代文化名人有关的风景名胜?

1、屈原与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2、王昭君与昭君村古汉文化游览区

王昭君(约前52年—约前15年),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汉族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王明君。汉元帝时期宫女,西汉南郡秭归人,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

3、诸葛亮与隆中风景区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文学家。诸葛亮幼年丧父,同叔父到南阳躬耕,后追随刘备,为了刘备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础。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三、关于名胜古迹的好句?

你好!关于名胜古迹的好句:

1.岳阳楼大观楼同样临湖耸立,俯瞰水面,视野无碍,均使人目光远大,襟怀开阔,气畅神驰,无不充分感受到壮美的愉悦。

2.庐山避暑胜地,果然名不虚传。这一天天气晴朗。凭窗逃眺,但见近处古木参天,绿阴蔽日;远处山峦起伏,白云出没。有时一带树林忽然不见,变成了一片云海;有时一片白云忽然消散,变成了许多楼台。   祝你生活愉快!

四、有关风景名胜的名言?

以下是有关风景名胜的名言:

“桂林山水甲天下,阴朔山水甲桂林。”——赞美桂林和阳朔的山水之美,强调阳朔山水在桂林之上。

“九龙瀑连潭,雨季玩。”——描绘九龙瀑的美景,并建议在雨季时前来游玩。

“九乡溶洞九十九,数完溶洞白了头。”——形容九乡溶洞数量众多,形态各异,景观奇特。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描绘日落后乌云密布的景象,以及半夜时下雨的声音。

“孔孟之乡,礼仪之邦。”——赞美山东曲阜地区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礼仪之风的盛行地。

“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说明天气变化无常,要时刻关注气象信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形容站在高处俯瞰众山的豪迈之情。

“不进西海门,难见怪石群。”——强调西海门地区的怪石景观独特,不亲眼所见难以想象。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绘江水在广阔平原上流淌的景象。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形容水的壮阔之势。

五、有哪些描写风景名胜的古诗?

问题:有哪些描写风景名胜的古诗?

前言

描写山水风景、名胜古迹的诗词数不胜数,山水诗、咏怀诗、咏古诗往往都会在诗中先对风景古迹进行一番描述,然后再抒情畅怀。

历史上的很多名胜古迹也因为诗词的传播而名传千古,甚至屡次被摧毁屡次被重建。

这类的风景名胜太多,老街就分别说几个亭台楼阁吧。

一、亭 北固亭

北固亭在今天镇江的北固山上,镇江古称润州、京口,对面是古扬州。站在北固山上可以俯览长江, 遥看瓜州古渡,因此王安石有“京口瓜洲一水间”之语。

南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韩侂胄执政,积极筹划北伐, 六十六岁的的辛弃疾被启用镇守京口,当时作了这首《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今天的北固山依然伫立在长江岸边,山川依旧,只是亭台已不是旧亭台了。

二、台 越王台 姑苏台

去绍兴游玩的时候,距离鲁迅故居不远处,有一个府山公园,这座山可是大有故事。 因山如卧龙, 被称为古越龙山,越国大夫文种死后葬于龙山之上,故又称:种山 。

据子贡 《越绝书》记载:"越王台规模宏大,周六百二十步,柱长三丈五尺三寸,溜高丈六尺。宫有百户,高丈二尺五寸。"不过后来屡建屡毁。

关于越王台的诗,最有名可能是这首《南游感兴》(唐·窦巩): 

伤心欲问前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

这是典型的诗红人不红,估计没有几个人记得窦巩这个人。

说到台,可能有人认为姑苏台更有名。姑苏台在苏州,始建于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兵败以后,知道夫差喜欢盖造宫室,于是投其所好,帮助其大建亭台楼阁 。而勾践自己却卧薪尝胆,后来一举击败夫差。

李白曾有诗《口号吴王美人半醉》

风动荷花水殿香,姑苏台上宴吴王。西施醉舞娇无力,笑倚东窗白玉床。

三、楼 黄鹤楼

说到天下名楼,黄鹤楼排第二估计没有敢说第一的。黄鹤楼最有名的故事是崔李斗诗,崔颢的一首《黄鹤楼》令李白叹服。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千古绝唱,也提到过黄鹤楼: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去黄鹤楼游玩的时候,据介绍今天的黄鹤楼已经不再原址了,因为建设武汉长江大桥,所以把黄鹤楼搬了家,原址已经在桥下了。

四、阁

最有名的阁,应该是滕王阁了吧。王勃的一篇《滕王阁序》令南昌的滕王阁名留青史,屡毁屡建。而滕王在其他地方建造的滕王阁都被人无视了。

《滕王阁序》结尾处,王勃还写了一首古风: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结束语

以上的几处名胜,滕王阁一直我没有机会去 ,其他几处有幸去游览过。老街也写过几首小诗。今天录于此处,欢迎诗友们指正:

......北固亭

清风明月伴行舟,今古江山几度秋,两岸垂杨横北固,数声鸣橹起沙鸥。

西津夜色云来去,芦荻寒汀水自流,倚杖登高回首望,二三星火是瓜州。

......越王台

何处鸱夷子,扁舟去不来。凄清文种墓,萧瑟越王台。

......姑苏台

烟雨楼空思越吴,西施歌舞绕姑苏。一朝了却君王事,自入轻舟向五湖。

......黄鹤楼

开元才子乘风去,自在沙鸥落暮津。漫解江中呜咽语,元须客里转蓬身。青莲叹息为收笔,鹦鹉茫然空吐氤。黄鹤楼头闲夜月,蹉跎多少后来人。

@老街味道

The End

发布于:2024-04-05,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美景天下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