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封禅泰山原文?

博主:mj160mj160 2024-04-03 18:38:52 66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一、秦始皇封禅泰山原文?

秦始皇二十八年(前 219),秦始皇登泰山,禅梁父山。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全盘接受了“五德始终”的理论,并以此作为大秦王朝受命的理论依据。而与此有密切关联的“封禅说”也受到秦始皇的高度重视。正如史家所论:“五德终始为秦始皇认识和了解齐鲁文化打开了一扇窗子,也为泰山封禅说打开了通向秦国的大门。”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第三年,沿着驰道东巡,登临泰山,举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封禅大典。

《史记》中的《秦始皇本纪》与《封禅书》,记载了秦始皇封禅活动的大致经过:始皇即帝位后三年(前 219),东巡郡县,先至峄山, 召集齐鲁儒生博士七十人会集泰山,讨论封禅事宜。诸儒有的建议:“古者封禅为蒲车(蒲草裹轮之车),恶伤山之土石草木,扫地而祭,席用葅秸,言其易遵也。”始皇认为所议乖异,难以实施,遂废绌儒生,自出心裁。他命开辟车道,从泰山之阳登上山巅,立石表封,行封礼;再从山阴下山,禅于梁父山。其礼多采秦国太祝祭祀雍城上帝所用,"而封藏皆秘之,世不得而记也”。

(秦始皇由泰山东御道上山)

秦始皇的泰山封禅,除了祭祀天地,还有三项重要举措:

其一,立泰山刻石。始皇登临山顶后,命丞相李斯篆书刻石,立于岱顶玉女池旁,以纪功德,这就是著名的《秦泰山刻石》。其刻辞文 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廿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黎,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颂功德。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大义休明,垂于后世,顺承勿革。皇帝躬圣,既平天下,不懈于治。夙兴夜寐,建设长利,专隆教诲。训经宣达,远近毕理,咸承圣志。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施于后嗣。化及无穷,遵奉遗诏,永承重戒。”计一百四十四字。其后秦二世元年(前 209),皇帝胡亥东巡登泰山, 又于刻石上加刻秦二世诏书,今尚残存十字。

(秦刻石)

其二,封“五大夫松”。《史 记 • 秦始皇本纪》载:始皇登泰山时,“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所谓“五大夫”者,系秦二十爵中之第九等,为大夫阶中之最尊者。始皇有意利用登山遇雨,借题发挥,声称松树有蔽护帝驾之功,其事直与疆场御敌救驾事功无二,援“圣人以功授官予爵”之旨,特郑重颁旨加封,借此向世人昭示大秦奖励军功、尚功轻仁的施政理念。

其三,竖立“秦阙”。据东汉马第伯《封禅仪记》载:“东北百余步乃得封所,始皇立石及阙在南方。”阙在先秦文化中具有独特之寓意,商鞅变法的重要举措之一,便是在新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高筑冀阙,以此体现其加强君权的政治观念。到了秦始皇时代,更将尊君理论推向极致,代表着君权的阙,在其居位期间不断兴造。而始皇封禅除了彰扬其功业,实具有用秦文化改造东方文化之用心,即《泰山刻石》中所谓“训经宣达,远近毕理,咸承圣志”。因此他在封天告成之后,将代表着秦文化的“阙”立于泰山之巅、封坛之下,用以播阐秦化,宣扬君权。

秦始皇的封禅典礼,除了立石纪功,此外便是行“祭天封藏”之礼。祭天系借用秦国雍城祭祀上帝之礼,而封藏则是指封埋祭祀天地之文 书——玉牒、玉册等物。对此恰如研究者所论:“由此之后,立石、封藏遂成为泰山封禅的基本仪式。”

大秦帝国的封禅,将远古简朴的祭天礼仪演绎成为了“政教合一”的受命就职大典,从而扩大了封禅的社会影响,提高了其神圣性,同时也开创了后世帝王屡次封禅泰山之先河。

二、描写名山大川的十言绝句?

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2、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3、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4、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三、山穷水尽,名山大川,金光闪闪,一枝独秀,名不转须百闻,不如一见这些怎么造句?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旅游的目的,是除了浏览名山大川外,就是开阔眼界心胸增长见识。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你书中的黄金屋比不过现实中的一处厅台水榭的零接触。 放眼世界,你览尽繁华,阅尽美景,感受人间烟火,体味盛世璀璨。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旅游当然需要消费,谁都有拮据的时候,作为一个学生,该看看就去看看,量力而行,先适度的去旅游,等你日后有了工作,自己有了收入,再远行也不迟,人生路很长,总有看不尽的美景等你来看。

四、李白描写祖国名山大川的诗句有哪些?

李白写名山大川的古诗句 欣赏:

  1.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

  2.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

  3.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4.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5.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越中览古》

  6.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

  7. 最无奈的诗句:大道入青天,我独不得出。

  8. 最细腻的景物描写: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9.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菩萨蛮》

  10.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五、山川名山大川这样的词语还有哪些?

【成语】: 高山大川

【拼音】: gāo shān dà chuān

【解释】: 高高的山岭,奔流的大河。

【出处】: 宋·苏轼《上枢密韩大尉书》:“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

The End

发布于:2024-04-03,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美景天下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