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各有什么特点?(具体点,最好是图文并茂)?

博主:mj160mj160 2024-04-01 02:14:52 53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8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一、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各有什么特点?(具体点,最好是图文并茂)?

皇家园林的特点:1.规模宏大

皇帝能够利用其政治上的特权与经济上的雄厚财力,占据大片土地面积营造园林而供自己享用,故其规模之大,远非私家园林所可比拟。中国最早皇家园林灵囿,方圆35千米,秦汉的上林苑,广150余千米。隋朝的洛阳西苑,周100千米,其内为海,周5千米。唐朝长安宫城北面的禁苑,南北16.5千米,东西13.5千米。北宋徽宗时的东京艮岳,是在人造山系——万岁山的基础上改建而成,“山周十余里”,北则俯瞰,有“长波远岸,弥十余里”的景龙江。元代大都西御苑太液池,“广可五六里,加飞桥于海中,起瀛洲之殿,绕以石城”,明代在此基础上,扩建成南海、北海、中海。清代所建避暑山庄,其围墙周长10千米,内有564公顷的湖光山色;圆明园占地200多公顷,长春、万春二园150多公顷;最晚建成的颐和园,占地约287公顷。显而易见,皇家园林的规模是寺庙园林和私家园林所望尘莫及的。而且其规模大小,基本上与历史的向后延续成反比。皇家园林数量的多寡、规模的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朝代国力的兴衰。

2.园址选择自由

皇家园林既可以包络原山真湖,如清代避暑山庄,其西北部的山是自然真山,东南的湖景是天然塞湖改造而成;亦可叠砌开凿,宛若天然的山峦湖海,如宋代的艮岳,清代的清漪园(北部山景系人工堆叠而成)。总之凡是皇家看中的地域,皆可构造为皇家园林。

3.建筑富丽

秦始皇所建阿房宫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汉代未央宫“宫馆复道,兴作日繁”,到清代更增加园内建筑的数量和类型,凭借皇家手中所掌握的雄厚财力,加重园内的建筑分量,突出建筑的形式美因素,作为体现皇家气派的一个最主要的手段,从而将园林建筑的审美价值推倒了无与伦比的高度,论其体态,雍容华贵;论其色彩,金碧辉煌,充分体现浓郁的华丽高贵的宫廷色彩。

4.浓重的皇权象征寓意

在古代凡是与帝王有直接关系的宫殿、坛庙、陵寝,莫不利用其布局和形象来体现皇权至尊的观念。皇家园林作为其中一项重要营建,也概莫能外。到了清代雍正、乾隆时期,皇权的扩大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程度,这在当时所修建的皇家园林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其皇权的象征寓意,比以往范围更广泛,内容更驳杂。例如圆明园后湖的九岛环列,象征禹贡九州;东面的福海象征东海;西北角上的全园最高土山“紫碧山房”,象征昆仑山,整个园林布局象征全国版图,从而表达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权寓意。

5.全面吸取江南园林的诗情画意

北方园林模仿江南,早在明代中叶已见端倪。北京西北郊海淀镇一带,湖泊罗布,泉眼特多,官僚贵戚们纷纷在这里买地造园,其中不少即有意识的模仿江南水乡的园林风貌。这种风气自然也影响到了皇家的造园。康熙年间,江南著名造园家张然奉诏为西苑的瀛台、玉泉山静明园堆叠假山,稍后又与江南画家叶洮共同主持畅春园的规划设计,江南造园技艺开始引入皇家园林,而对江南造园技艺更完全、更广泛的吸收,则是乾隆时期,乾隆在位60余年,六下江南,由于他“艳羡江南,乘兴南游”,凡他所中意的园林,均命随行画师摹绘成粉本,作为皇家建园的参考,从而促成了自康熙以来皇家造园之摹拟江南、效法江南的高潮,他们把北方和南方、皇家与民间的造园艺术来一个大融汇,使其造园技艺达到了前所未见的广度和深度。 私家园林的特点:1.规模较小,一般只有几亩至十几亩,小者仅一亩半亩而已。造园家的主要构思是"小中见大",即在有限的范围内运用含蓄、扬抑、曲折、暗示等手法来启动人的主观再创造,曲折有致,造成一种似乎深邃不尽的景境,扩大人们对于实际空间的感受;

2.大多以水面为中心,四周散布建筑,构成一个个景点,几个景点围合而成景区;

3.以修身养性,闲适自娱为园林主要功能;

4.园主多是文人学士出身,能诗会画,善于品评,园林风格以清高风雅,淡素脱俗为最高追求,充溢着浓郁的书卷气。 寺观园林的特点:①它不同于禁苑的专供君主享用和宅园的属于私人专用,而是面向广大的香客、游人,除了传播宗教以外,带有公共游览性质。这是由宗教性质所决定的。宗教目的旨在“普渡众生”,对来庙敬香者、瞻仰者、游览者,不管其贵贱贫富、男女老少、雅逸粗俗,一概欢迎,绝不嫌弃。因此,具有公共游览性质,具有适应最广大阶层游客观赏的景观内涵,不同于只供少数人独享其乐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

庶民百姓只有到寺庙中去进香,才能兼带得到游赏。由于进香游览人数的众多,又出于虔诚的宗教信仰而大多愿意倾囊施舍,这又从经济上大大促进了寺庙园林在全国众多的名山大川中得到开发,使得名山胜水和灿烂的历史文物荟萃在一起,更吸引着千千万万的中外游客去饱赏其丰姿秀色。

②在园林寿命上,帝王苑囿常因改朝换代而废毁,私家园林难免受家业衰落而败损。相对来说,寺庙园林具有较稳定的连续性。一些著名寺观的大型园林往往历经若干世纪的持续开发,不断地扩充规模,美化景观,积累着宗教古迹,题刻下历代的吟颂、品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交织,使寺庙园林包含着历史和文化的价值。

③在选址上,宫苑多限于京都城郊,私家园林多邻于第宅近旁,而寺庙则可以散布在广阔的区域,使寺庙有条件挑选自然环境优越的名山胜地,“僧占名山”成为中国佛教史上带规律性的现象。特殊的地理景观是多数寺庙园林所具有的突出优势,不同特色的风景地貌,给寺庙园林提供了不同特征的构景素材和环境意蕴。寺庙园林的营造十分注重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善于根据寺庙所处的地貌环境,利用山岩、洞穴、溪涧、深潭、清泉、奇石、丛林、古树等自然景貌要素,通过亭、廊、桥、坊、堂、阁、佛塔、经幢、山门、院墙、摩崖造象、碑石题刻等的组合、点缀,创造出富有天然情趣、带有或浓或淡宗教意味的园林景观。

寺庙园林的范围可小可大,伸缩的弹性极大,寺庙园林小者往往处于深山老林一隅的咫尺小园,取其自然环境的幽静深邃,以利于实现“远者尘世,念经静修”的宗教功能。大者构成萦绕寺院内外的大片园林,甚至可以结合周围山水风景,形成大面积的园林环境,形成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在众多的寺庙园林中,后者所占的比例不算小。因而,寺庙园林的空间容量远比私家园林要大得多,往往具有浩大的空间容量,如泰山、武当山、普陀山、五台山、九华山等宗教圣地,空间容量大,视野广阔,具备了深远、丰富的景观和空间层次,以致近能观咫尺于目下,远借百里于眼前,形成了远近、大小、高低、动静、明暗等强烈对比的主体化的环境空间,往往能容纳大量的香客和游客。

④由于寺庙园林主要依赖自然景貌构景,在造园上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处理建筑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设计手法。传统的寺庙园林特别擅长于把握建筑的“人工”与自然的“天趣”的融合。为了满足香客和游客的游览需要,在寺庙周围的自然环境中,以园林构景手段,改变自然环境空间的散乱无章状态,加工剪辑自然景观,使环境空间上升为园林空间。例如善于顺应地形立基架屋;善于因山就势重叠构筑;善于控制建筑尺度,掌握合宜体量;善于运用质朴的材料、素净的色彩,造就素雅的建筑格调;善于运用园林建筑小品,对景象进行组织剪辑,深化景观意蕴,等等。

二、山东有几座名山?

1、泰山

泰山(Mount Tai),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中部,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的之称。在汉族传统文化中,泰山一直有“五岳独尊”的美誉。自秦始皇封禅泰山后,历朝历代帝王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

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最为有名的是“泰山四大奇观”。 2、沂蒙山

沂蒙山是泰沂山脉的两个支系,指的是以蒙山、沂山为地质坐标的地理区域,不仅是革命老区,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圈,历史上属于东夷文明。

沂蒙山同时也是一个旅游概念,沂蒙山旅游区位于山东省中南部,包含蒙山云蒙(蒙山国家森林公园)、龟蒙、沂山三个景区,核心景区面积148平方公里,是世界文化遗产齐长城所在地、世界著名养生长寿圣地,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蒙山国家森林公园在2014年被评为全国十佳林场。

 3、崂山

崂山,位于青岛市东部,古代又曾称牢山、劳山、鳌山等。它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崂山的主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海拔1132.7米,是中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当地有一句古语说:\"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

崂山的最高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地处北纬36°10 ,东经120°37 ,海拔1132.7米,峰顶面积约1.5平方公里,为崂山的主峰。

 4、龙口南山

 南山旅游风景区为国家AAAAA级景区之一,它位于山东省烟台龙口市境内景色秀丽的卢山之中,景区内的南山禅寺、香水庵、灵源观、文峰塔、南山古文化苑等景点均系晋、唐、宋、元、明、清代遗迹,千年古刹,可谓圣地重光,更添新颜。

古建筑群中的亭榭廊塔,山林水系,依山构造,古朴典雅,迤逦壮观,气势宏伟。大佛莲花座下建有功德堂、万佛堂、佛教历史博物馆。万佛堂内陈列着9999尊造型逼真、栩栩如生的金铜佛像,与大坐佛共同构成了万尊佛象的宏大阵容。佛教历史博物馆内展示了佛教文化兴起兴盛的历史记载,馆内还陈列展出了牟尼佛舍利等数十件文物和佛教文化艺术珍品。

 5、原山

 原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城区西南部,于 1992 年经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总规划面积 1702 公顷,下设凤凰山、禹王山、望鲁山、薛家顶和夹谷台五大景区,是淄博市市唯一一家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全国青少年活动营地,淄博市的自然保护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环境教育基地。园内山势险峻,地貌奇特,森林茂密,环境优美,文物景观、自然景观丰富,游乐健身场所众多,是生态旅游、回归自然、休闲度假之胜地。 6、莲花山。新泰莲花山东西锦延15公里,南北兼跨新泰、莱芜两市,大小山脉十余条,主峰海拔994米。它以其优美的环境吸引了历代的文人墨客,并逐步发展成为佛家圣地。

7、千佛山。千佛山公园,位于济南市区南部,因这山上有数不清的佛,所以叫千佛山,面积166.1公顷,海拔285米,与趵突泉、大明湖并称济南三大景观,是享誉中外的济南三大名胜之一古称历山,因为古史称大舜在历山耕田的缘故,又曾名舜山和舜耕山。

8、仙姑顶。仙姑顶,位于威海市环翠区以南,离市中心仅五公里,在望岛西北山最高峰,海拔375米;是威海市、文登市市民休闲娱乐的绝佳去处,景区内奇峰耸立,树木参天,怪石嶙峋,遍布奇花异草,幽静辟深,古老苍劲,景色迷人,登至极峰心旷神怡,东瞰大海及刘公岛,北眺全市景色尽收眼底,西望翠绿青山。浓厚的天然佳境造就的旅游圣地,加上神奇的传说,更使得美不胜收。庙内存有大宋景德四年用汉辽两种文字杂刻,由大宋张维书写庙碑一块,是威海地区发现的最古老的庙碑,以及前清庙碑多块,还有石猫、石狮等文物。2014年5月29日下午3时许,地处胶东半岛东端的威海市仙姑顶景区发生火灾。火势已于6月1日扑灭,仙姑顶主景区未受影响,仍然可以接待游客游览。

 9、鲁山 鲁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山东省的中心,主峰观云峰海拔1108.3米,为鲁中最高峰,公园面积42平方公里,是博山风景旅游区的重要景区。

  公园规划为植物园、观云峰、鸣石山、花林、东海、北坪六大景区和云海日出、四雄竞秀、月上听涛、夏日鸟会、万石迷宫、驼禅寺、鬼市、一线天、云梯仙境、枣树峪与登天沟瀑布、鸣石山奇石、道沟森林浴场、北坪江南水乡等140多处景点。

  森林覆盖率达95%,有植物1300多种,鸟类168种,兽类22种,昆虫561种,堪称鲁中动植物王国。

10、峄山

位于邹城市城东南10公里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其特有的“石蛋地貌”而享誉全国。峄山海拔582米,约形成于25亿年前。峄山的奇特在于其罕见的巨石景观。山上的花岗岩巨形石蛋群、华丽的石林及奇形怪状的花岗岩滚石形成各种天然群雕,玲珑别致,变幻多姿,神奇秀灵,加之林木葱郁,洞洞相连,素有 “四大奇观”、“三十六洞天”、“七十二景”之说。孔子曾在此讲学,吟出“登东山而小鲁”的诗句,至今留有古迹“小鲁台”;梁山伯、祝英台求学于此,“梁祝读书洞”见证了二人的同窗之谊;秦始皇统一天下东巡首登峄山,命丞相李斯撰文刻石,颂其功德,即著名的《秦峄山碑》,为研究中国书法之精品;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登临峄山,留下了许多瑰丽的诗文墨宝、碑碣石刻,形成丰富的文化积存。主要名胜古迹有:峄山牌坊、盘龙洞、九峄台、白云宫、甘露池、八卦石、五华峰等。 峄山自然景观优美奇特,素有“岱南奇观”、“邹鲁灵秀”之美誉。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峄山脚下举办有“古庙会”。

The End

发布于:2024-04-01,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美景天下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