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的分类?

博主:mj160mj160 2024-03-31 08:59:53 50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9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一、山水画的分类?

山水画的绘画技法不一,根据画法可以将山水分为大写意、小写意和工笔画。

工笔山水画:一般在绘画中工笔画多以写实为主,山水画工笔画则充满了真实感,画面更加细腻灵动、整体的画面的线条比较清爽。

大写意山水画:写意画的特点是狂舞、肆意,在山水画中充满了绘画者的个人的想象力和感情。

小写意山水画:小写意山水画是结合了工笔画和大写意的两者的特点,我国传统的山水画多以小写意为主,也是山水画画中使用较多的一种绘画方式。

二、中国现代七大著名山水画?

王忠义

中国画家

获“陕西省首届花鸟画展”金奖

王忠义,男,1949年生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国画家,教授,西安国学研究院副院长。

傅抱石

“新山水画”代表画家

原江苏国画院院长

代表作《中国绘画变迁史纲》

齐白石

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

代表作《墨虾》

李可染

中国近代杰出画家

代表作《万山红遍》

齐白石的弟子

黄宾虹

近现代画家

山水画一代宗师

代表作《山居烟雨》

何海霞

中国现代著名国画家

代表作《陕北清秋》

刘海青

副教授

作品《长城春不尽》

三、山水画古称?

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画”。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始终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

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四、中国当代山水画十大名家是哪几个?

十大名家分别是:隋代展子虔,唐代李思训,五代关仝,宋代董源,宋代范宽,宋代巨然,明朝石涛,近代黄宾虹,近代李可染,当代关山月。

五、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山水画?

展子虔(约545-618年),唯一有画迹可考的隋代著名画家,在山水画的研究上成就显著,创立了“青绿山水”的绘画形式,堪称青绿山水画的鼻祖。

中国存世最古老的山水画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游春图》是展子虔的传世之作,亦是中国存世最古老的山水画。该画用青绿着色法描绘了贵族春游的情景,脱离了以山水为人物画背景的地位,独立成幅,反映了早期独立山水画的面貌。

六、传统中国山水画分为哪四类?

山水画的基本功

(一)、造型能力的锻炼

①塑造形体的能力。②表现空间的能力。

(二)、自然规律的研究

包括山、水、树、石、建筑、舟车、烟云、流水等。

(三)、对传统技法的学习

“传统、生活、创作三位一体”即“监摹、写生、创作”。对传统的学习、研究是山水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临摹学习是为了借鉴,决不可在自己的创作中照搬照抄。

临摹分为整体临和局部临。整体临便于领会精神,局部临便于掌握技法,两方面相互相成,结合进行。

(四)、专业工具的运用

主要指笔、墨、纸、水、色等性能的了解和掌握运用。

三、山水画的基本技法

(一)、笔法:中国画在用笔方面的要求是很高很严格的,这些严格的要求就是所谓“笔法”。

唐代张颜远在《历代名画记》里提到“夫物象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式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

1、笔法的原理

自古用笔讲“笔意”、“笔理”、“笔法”、“笔趣”,“意”即主观感情、认识,“理”即客观规律,“意”与“理”结合即产生“法”和“趣”,“法”是主客观辩证统一的产物。李苦禅说:“画至书为高度,书至画为极则。”好的中国画,合起来看,笔笔都是形象。折开来看笔笔都是书法。这也就是“见笔而又无笔痕”的原理所在,实际上是用笔合于自然规律,使人看了之后,感受到的是形象而忘记了是用笔的笔痕。

2、用笔的几点要求:平、留、圆、重、变

(1)平,如“锥划沙”(力量匀实,不结不滞)

(2)圆,如“折钗股”(丰腴、圆润、富有弹性)

(3)留,如“屋漏痕”(高度控制,积点成线)

(4)重,如“高山坠石”(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5)变,如“百川归海”(极尽变化,复归统一)

(二)、墨法

用笔和用墨是分不开的,所以称为“笔墨”。明代莫是龙在《画说》中提出:“古人云:有笔有墨,笔墨二字,人多不晓,画岂无笔墨哉?但有轮廓而无皴法,即谓之无笔;有皴法而无轻重、向背、明晦即谓之无墨。”

墨法很多,下面作重介绍“积墨”和“破墨”两种。

1、积墨法:

简单说即是层层递加。要点有三:

①第一遍干后再加第二遍

②第二遍是第一遍的补充、交错,不是第一遍的重复与描绘复线,加之结果是多种笔法的交汇统一。

③每加一次都要保持极强的整体观念,当疏则疏,吾密则密。

2、破墨法:是在前一笔不太干时,趋势再补充上去另一笔使其融和渗化,合二而一浑然一体,产生鲜活生动,和谐滋润的效果。

只有积墨,易厚而不润活,只有破墨,易活而不厚实。

(三)、色法:

①色墨重叠法

②色墨对比法

③色墨混合法

④用水、黄宾虹说“水是用的,不是洗的”。

水在作画时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材料。

四、山水画的学习步骤

(一)树法:

树在山水画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因素,古人云:“画树之功居诸事之半。”由此可见树在山水画的地位。

1、树的生长规律和表现方法:

(1)初春树法:枝干宜苍劲多枯少叶,墨气宜涧,山石宜用披麻,少苔点。技有鹿角,鱼骨,雀瓜等。

(2)仲春树法:画树干要遒劲并向上发柔嫩小枝,点以胭脂兼嫩黄绿叶着以深绿,山石宜用小披麻,点宜用小混点或胡椒点。

(3)季春树法:基本与仲春同,只是小枝柔长而繁荣,点以嫩绿,山石宜长披麻。苔以横点。

(4)孟夏树法:树叶茂阴浓,设色清翠,忌点红叶,其间可掺杂一些枯树(死树),有枯有润,更有生气。

(5)仲夏:万木阴森,降水较多,故树叶肥润,画山石宜云头皴或解索皴。

(6)季夏:树叶宜苍劲而下垂。

(7)孟秋:草木渐渐萧杀,树宜遒劲,小枝点要苍老,若点叶须笔笔有力,着色以青而黄绿,枯枝宜以青和墨或朱或黄点之。

(8)仲秋:枝多叶少,枝鞘宜点朱黄,更有金秋之象,可加以果实。

(9)暮秋:枝干宜瘦劲,色以青或朱。

(10)孟冬:木叶脱尽,树多不点叶,枝与干用笔宜枯而劲,宜着淡赭,枝干内染淡墨。

(11)仲冬:无叶,枝枯老,用笔宜僵劲而古拙,枝多下垂,干染淡墨,内先染淡赭墨,山石宜大斧劈,少点苔草(或不点)。

(12)季冬:干宜古怪,枝宜僵曲,小枝宜短秃遒劲,干枝均用墨染。

2、画树的步骤

树由四个部分组成:主干、支干、细枝和叶

(1)、主干:画树一般都从主干开始,先画左边一条线,后画右边,这样便于观察大小和位置,两条线要协调。

(2)、支干:画完主干就接着画支干,要注意树的生长规律,即上小下大,支干要四面生长。

(3)、细枝:画细枝是支干的继续,秋冬无叶树和枯树才画,如果画夹叶树就可以不画了。细枝的组织形式有多种。

(4)、叶:树叶是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山水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丛树的表现,一方面要求树的区别和变化以及层次感,就得用不同的树叶来区分,树叶有夹叶和点叶的区别,另一方面得用浓淡来区别。无论是夹叶或者是点叶,组织形式也有多样。

(二)山石法

画山石要注意大小山石的组织和穿插,画山石一般分四个步骤

1、勾:勾轮廓和结构,这是造型的重要一步。

2、皴:使平面的轮廓产生体积感和质感,它包括擦。在皴的方法上,千百年来,各个时代的画家们承前启后,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皴法

(1)短披麻皴:宜表现冬春之山,原因是冬春时节草木萧条,树叶基本脱落山石的坑洼全裸露出来。用此法就表现这种质感。山头苔点宜以小混点或胡椒点。

(2)长披麻皴法:宜表现季春至初秋之景,原因是草木繁茂,山石全被草覆盖。故表现的是草木一层层的质感。点宜用一字或横点。

(3)大米点皴:宜表现春天雨景,画法是先画轮廓,然后以点代皴,反复多次,由浓到淡。

(4)小米点:宜表现秋天雨景。

(5)雨点皴:宜表现仲冬之山,笔笔质感。

(6)折带皴:宜表现河边山石,点用插针。

3、染:包括染色和墨,是使体积感更加凸现的继续。

4、点:点醒,使平淡的画面生动起来,近点为苔,远点为树。

(三)云、水的画法

中国画讲究知白守黑,云和水在画中的作用就在于此,它是使画面生动的重要手段,云和水一般不用怎么去画,加深周围的山石和树木就凸现出来了,当然内部也需要加一些动态线来体现。

(四)建筑的画法

建筑是山水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因势而定。

点景的人物和动物也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五、山水画写生

(一)山水画写生的意义

“师造化”是历代有创造性的山水画家的必由之路。是山水画发展创新的前提条件。“生活是艺术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写生是山水画基本或训练中最关键的训练。

(二)山水画写生的方法步骤

1、方法:(1)、速写(2)、忆写(3)、慢写

2、步骤:

(1)选景:自然界不是什么都能入画的,要有选择。

(2)静心观察:选取生活中最生动、最有代表性的东西。

(3)凝神构思:对事物有选择的表现。

(4)意匠加工①剪裁②夸张③组织(经营位置)

(5)落墨作画:①起稿、②钩线、③皴察、④点染、

⑤收拾整体。

⑥着色。根据季节和画面需要而随类缚彩

注意事项:

①树只需画树干、支干、小枝即成。

②忠实于自然,但不是照抄自然。

③落墨前部分即十分之七忠实于自然,后部分即十分三忠实于画理。

④注意对中国画散点透视的理解。“山形步步移”

另外一定要注意线条的运用,线条用好了山水会很有味道的

七、中国古代名国画?

1.《洛神赋图》东晋·顾恺之。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绢本,设色,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此图卷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形、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的形式来看,都不愧为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之一。

2.《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绢本设色,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传世名作、一级国宝。《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不但艺术水平高超,而且围绕着它还流传下来许多有趣的故事,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3.《富春山居图》元·黄公望。纵33厘米,横636.9厘米,纸本,水墨。为中国古代十大名画之一,被誉为“画中之兰亭”、“中国山水画第一神品”。该画于清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卷被另行装裱,重新定名为《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被誉为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

4.明·仇英《汉宫春晓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国重彩仕女第一长卷。绢本重彩,尺幅很大,37.2cm×2038.5cm,作为装饰性绘画来说属于巨制。画后妃、宫娥、皇子、太监、画师凡一百一十五人,个个衣着鲜丽,姿态各异,既无所事事又忙忙碌碌,显示了画家过人的观察能力与精湛的写实功力。

5.《百骏图》清·郎世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该稿本为纸质,纵102厘米、横813厘米。清代是中国宫廷绘画的顶峰,来自意大利的传奇画家郎世宁,则是清代宫廷绘画领袖,正是在他中西合璧绘画技法的影响下,才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清代宫廷画风。郎氏善画马,《百骏图》是其平生百余幅马作品中的杰作。

6.《步辇[niǎn]图》唐·阎立本。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绢本,设色,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所绘,线条流利纯熟,富有表现力,是一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7.《唐宫仕女图》唐·张萱、周昉。展示着“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唐代美女众生像。 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莫过于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以及晚唐的《宫乐图》。它们所表现的贵族妇女生活情调,成为唐代仕女画的主要艺术特

八、山水画谁的最有名?

  当代山水画家:张仃、白雪石、黄格胜、李宝林、孔仲起、宴济元、王伯敏、卓鹤君、童中焘、姜宝林、 张复兴、张东林、龙瑞、卢禹舜、林容生、崔振宽、陈清泉、满维起、傅二石、曾先国、林之源、郭公达、杜高杰、廖文潭、王宝生、张铁石、蓝丽娜、袁振西、尹天石、张立、李小可、崔晓东、李贵生、何加林、黄山云、谭翃晶、黄东雷等。

  

  中国的山水画简称“山水”,山水画家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其最大的特征就用笔墨创作出来的。从事绘画创作与研究,并取得一定成就的人。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山水画在整个中国画作品中算最代表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画种。

The End

发布于:2024-03-31,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美景天下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